元丰二年(公元年),北宋最伟大的文学家苏轼被调离京城,去到了浙江的湖州任知州,彼时以王安石为首的新党开始了如火如荼的变法运动,这一场变法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有人赞成,自然也有人反对;不过王安石凭借着自己的魅力,还有过人的才华,冲破了各种阻挠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变法。当时的宋神宗更是大力支持王安石,这也使得他信心满满,决定要重振北宋。
王安石的变法一开始就遭到了苏轼的反对,理由很简单,那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作为一位深受传统文化影响的人来说,自然是无法接受王安石的变法,两个人一时之间形同水火,不过两人的争斗,也只是君子之间的较量;毕竟两个人无论是才学,还是人品,那都是一流,谁也不会在背后搞小动作。
说起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刚开始时两个人有过一段蜜月期,彼此之间惺惺相惜,同时得到了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赏识。正是由于后来王安石搞了一个变法,使得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很微妙。最终在苏轼调离京城,在湖州知州的任上,他给宋神宗上了一封《湖州谢表》,这原本是例行公事,但是却被人抓住了把柄,由于言语有些过激,彻底激怒了宋神宗,于是下令逮捕了苏轼,把他押解到了京城,投入进了大牢,这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王安石听闻之后,则是上书请求宋神宗赦免苏轼,其实北宋是不会杀文臣,宋神宗做了一个顺水人情,把苏轼放了,被贬到了黄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北黄冈市),从此之后苏轼的人生就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生活也陷入了困境,尽管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还处处被人排挤和打压,可是苏轼依旧保持了一颗积极向上乐观的心态,这一时期他的生活陷入了困境,可是在文学上却是迎来了爆发期,先后写下了《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题西林壁》等等脍炙人口的经典名篇。
那么在这众多的作品中,我个人则是偏爱《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告诉了世人许多的大道理,其实用一句话来解读,那就是你们可以把我踩在脚下,但是我永不屈服。正是这样的一种精神,使得后世无数的读者在这首词感受到了无穷无尽的力量,也明白了很多的大道理,这也正是苏轼此词能够打动我们的原因。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写这首词时已经在黄州生活了三年,这个时候他内心更加平静,对于过往的一切也都已经看淡了。其实人生也不过如此,生活越是困难,苏轼更加顽强,他在这首词的前面有一段序言,最是能够体现出他当时的心境: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从这几句话中,我们可以知道,当时苏轼正是与友人在外面散步,突然下起了雨,朋友们抱头鼠窜,纷纷找地方躲雨,可是苏轼依旧还是在雨中行走,并不慌张也不去理会风雨。
黄州原本是偏远之地,在当时交通很落后,地广人稀,但是苏轼在那里依旧悠然自得,生活给予了他无数的打击,可是他照样笑着从容地面对一切,所以在上片,苏轼就写得很有趣,你千万不要去理会那风雨吹打竹林的声音,何必要去理会呢?为何不在这雨中放声高歌,然后再慢慢前行。即使只有一根竹杖,那也是胜过了无数的高头大马。试问谁会怕?穿着一身烂蓑衣,也是能够过好这一生。
整个下片写得就更有趣,也更具有哲理,苏轼写了自己在雨中酒醒后的心情,由于淋了一场雨,身体有些冷,但是我不怕,只是迎着斜阳缓缓向前。只是回首走过的路才发现,那风雨并不可怕,这也只是一个小插曲罢了;只好是归去,管它是风雨还是晴天,对于我来说那都是一样。
苏轼的词充满了力量,也讲述了很多的大道理,读这样的作品,往往让人精神振奋,当我们在现实生活中遭受了打击时,千万不要抱怨,也不要放弃,只要勇敢地去面对,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人生理想,会成就一番事业,毕竟风雨只是暂时的,一切的困难都会过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