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沙湖 >> 沙湖优势 >> 正文 >> 正文

苏轼的一衰烟雨任平生表达出他怎样的人

来源:沙湖 时间:2022/9/17

苏轼的这句“一衰烟雨任平生”出自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是一种词牌名。整首词描写了苏轼出行途中忽降大雨,虽没有雨具,却泰然自若的心情,隐喻他用一种出世的态度来面对一生坎坷的从容气度,尤其是这句“一衰烟雨任平生”可谓是全首词的“词眼”,道出了苏轼的人生态度。

我们先来看看整首词的内容: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的“大意”

词的第一段点出了写这首词的当时背景,或者说算是一个“说明”:

某年的3月7日,正在在沙湖道(今湖北黄冈)上行走,天忽降大雨,本来携带好的雨具却让人先拿走了。同行的其他人被雨淋得很狼狈,只有“我”不以为然。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我就有感而发,做了这首词。

接下来的这段算作是词的“正文部分”:

不要留意穿过树林时,雨打在树叶上喧嚣的声音,不妨一边吟唱一边慢慢前行。

手里的拐杖和脚下的草鞋比快马用着惬意。还有什么可害怕的?

“我”这一生任凭这风吹雨打,依然闲庭信步。

料峭的春风突然把我的酒醉吹醒,似乎感觉有些凉意。抬眼望远处的山峦,这时,只见夕阳西斜,回首看看风雨交加的来路,“我”走了,未来不管怎样,对“我”来讲依然会是波澜不惊的生活。

苏轼已经远去,至于这首词当时他确切的含义,已经无从知晓,我只能根据字面的意思和苏轼一生的境遇来揣度本词所要表现的意思。

这首词,尤其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到底为何本意?

大家想必了解,苏轼一生坎坷,数次被贬,最后,连以前在朝廷做官的时候朋友和文友都不与他联系。

当他被贬到广东惠州西湖边的时候,只有一个知心的小妾名为”朝云”陪着他,还算有些温暖和慰藉。无奈,朝云盛年时香消玉损,苏轼只有一人孤独面对惠州西湖。或许是思念心切,夜里苏轼梦见朝云涉水而来,醒来已泪湿枕巾。

就是这样,无论实在官场还是情感生活中都不太顺利的词人苏轼,写下了“一蓑烟雨任平生”,我觉得这背后的含义显而易见。

这里的突来暴雨,这里的树林喧嚣,这里的泥泞,都是苏轼在借景抒情,都是有所指,那么,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他人生经历的风风雨雨,指那些误解,诋毁,抛弃和分离等等的境遇。

苏轼在词中表现出的自己“闲庭信步”,恰恰表现出了他从容坚强的内心,以及看破红尘的醒世淡然。

结尾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对他无谓淡然人生态度的强调。苏轼也在隐喻自己,经历了这么多,不会再有什么事情能够左右自己的心情,一切必将泰坦处之。细品之下,也似又一丝淡淡的无可奈何。

生而为人,谁又没有在最初陷入红尘的名利权情的漩涡,遍体鳞伤,多少人蓦然回首时,才幡然悔悟,原来有些东西原本不用太在意。但等到你一切明了之时,已然是“山头斜照却相映”人生已到暮年,已到归去的时候。

结束语

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苏轼生性放大,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喜欢交友,喜欢美食,和四处游历。他的作品被人们所熟知,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春宵》《花影》等等。

陆游曾经这样评价苏轼词的气势:“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天风海雨”的气势必定有波澜壮阔的豪迈,这就是苏轼词之气势。

我是春城花草香,听风赏雨,采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轻松有趣的时光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7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