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最著名的一首《定风波》,句句精彩,动人心肺,为我们总结出了最真人生。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叙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罢全词,令人心情振奋,心境豁然,心灵净化,这首词是记事抒怀之词。
图片来自网络1.苏轼写定风波的背景
宋神宗元丰二年(公元),苏轼由徐州调任到湖州,按照惯例要向皇帝谢恩,苏轼就写了一篇《湖州谢上表》。
表奏上之后,何正臣便立即弹劾苏轼,称他在谢恩表中有讥讽朝廷之言,并且断章取义,将苏轼的一些诗摘出来,指责他讽刺新法,讥讽圣上,要求严办苏轼。
苏轼因此而被监禁起来,长达一百多天的牢狱之灾,对苏轼的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就是极影响苏轼一生的一件事:乌台诗案。
最终,苏轼免遭一死,但被贬到黄州担任一个毫无实权的黄州团练副使,说白了是没有薪水被人看管的犯官。
苏轼到达黄州之后,生活贫困,不得不依靠朋友的帮助,从官府要到了几十亩荒地耕种。
他过着平民般的生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他给自己取了“东坡居士”的雅号。
此词作于元丰五年(公元年)的三月七日。
《东坡志林》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
途中遇雨,他们没有带雨具,一群人被雨水淋得狼狈不堪,只有苏轼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这首词。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图片来自网络2.解析《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没有正面写雨,一方面通过雨滴打在树叶上的声音渲染出雨骤风狂。
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既然风雨来得突然,不如照常安之若素,在风雨中高声歌唱,舒徐步行,欣赏雨中景象,何尝不是一件乐事。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缓步高歌尚且不够,又引出下文“竹杖芒鞋轻胜马”。
手持竹杖,脚踏芒鞋,在风雨中缓步行走,胜过骑马。
谁知道在风雨泥泞中行走,无论如何是不如骑马的,苏轼用了一个“轻”字,他为何用这个“轻”呢?
蒸子很轻盈才能飞得很敏捷;风筝很轻,才能飞得更高,人只有不被声明荣誉所累,才能领悟人生真谛。
这是苏轼直率坦言,是一种人生体会,轻装上阵是诗人旷达超凡,抛开一切之后的放松。
更妙的是苏轼自问自答: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竹杖芒鞋,有什么可怕的,要知道自己的人生都是披着蓑衣,在风雨中走过来的!这一点风雨又有什么可怕呢?
“谁怕?”来!徐行而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
首两句是全篇的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
图片来自网络“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这句写雨后天晴,虽然春风吹拂有些微冷,但是,山头出现的斜阳,仿佛在迎接我们一行人。
这雨后的风景,更加美好!苏轼在这里是写景,更是在写人生:
经历过人生浮沉和生活挫折之后,迎接我们的必定是更加美丽的风景。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轼的一个总结。
苏轼回望刚才走过的路,却发现,既没有刚才风雨的萧瑟,也没有了晴天的痕迹,一切重归于宁静。
官场黑暗,被贬不知道有没有被升的机会,要想“也无风雨也无晴”,只有“归去”了,照应“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因自然现象,谈人生哲理,即景生情,于简朴中见深意,寻常处生波澜。
这首词篇幅虽短,意境深入邃,内蕴丰富,诠释着苏轼的人生信念,展示着作者的精神追求。
一场风雨以后,苏轼还是那个豪放的苏轼,他的诗词也依旧豪放,只不过,多了一份超然与空灵。
图片来自网络3.我们现代人从这首词中收获些什么
当我们身处逆境,亦或者是感到迷茫的时候该么办?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这首词描写的不仅仅是自然界的景象,人生的浮沉,情感的喜乐,这些都是人心中的情绪而已。
任何时候都不要悲伤,不要焦虑,更不要惊慌失措,所有的困苦和迷茫终会过去,期待中阳光会不知不觉地来临。
经历了狂风骤雨的大自然,尚且能恢复宁静。
经历了人生的起起落落,苏轼也回归了内心的安宁,变得宠辱不惊,淡泊从容,旷达超脱。
图片来自网络4.结束语:
我们同样也能回归内心的安宁,变得宠辱不惊,淡泊从容,旷达超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