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绘画和音乐以外,还有什么艺术形式能穿越时空,跨越千年,对整个人类产生深远的影响?文学!当文字产生的那一刻,人类就彻底地摆脱了动物世界,迈着自信而坚定的步伐走向属于人类的文明世界。而文学就是人类文明真实而浪漫的缩影。
任何时候,人类都需要在文学的天空下追古抚今,获得无穷无尽的精神力量,来面对人生中的各种风风雨雨。作为文学重要代表的诗歌无疑是最能表达人类情感,最能感动人心的文学样式。而宋词就是中国古典文学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今天笔者要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宋代大词人苏轼的《定风波》,一首当你想不通很多问题时,值得铭刻于心时时玩味的千古绝唱。
定风波苏轼(宋)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唯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宋神宗元丰二年,即公元年8月,苏轼正在湖州任知州,依惯例要定期向朝廷上交一份工作报告。然而“祸从口出”,当时的苏轼行事张扬,纵情任性,非常喜欢讥切时政。这一次,他又在自己的工作报告中写了很多批评新政的话。
于是,那些对苏轼早就心存不满的人便利用苏轼工作报告中的一些字眼,对他进行污蔑,最后酿成了历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在这一年年底,经过各方正义人士的拯救,苏轼得救了。但是却被流放到遥远偏僻的黄州做了一个团练副使,无职无权,穷困潦倒。这首《定风波》就作于他到黄州第三年的春天。
词的大意是说:不要在意那穿林打叶的风雨声,反正都会被打湿,还不如从容地迎接它。拄着竹杖,穿着草鞋,非常轻捷,比骑马还轻快,不用担心?一身蓑衣照样能抵挡风雨,让我悠然地度过一生。
初春的风还有些寒意,将我的酒意吹散了一些,我感到微微有些冷。此时,一抹斜阳挂在山头,像是要迎接我一样。回头一望,刚刚来时还萧瑟的路上已经云开雾散了。于是,我依旧很从容地走着,不论风雨交加还是天气放晴了。
从词前的序言可以看出:三月七日这天,苏轼和几个朋友前往沙湖,边走边欣赏沿途的景致。没想到风云突变,转眼间就下起了雨。同行的朋友都被这场突如其来的雨搅得异常狼狈,只有他毫不介意。苏轼想:“东躲西藏,还不是一样要被淋湿,倒不如坦然面对。”
于是他脚穿草鞋,手执竹杖,和着雨打树林的沙沙声,唱着歌,吟着诗,安步徐行在风雨中。不一会儿,云开日出,雨过天晴。一阵雨后的风吹来,让沉浸在自然中的他感觉有点冷。回头看去,一抹夕阳恬静地挂在远山,一切都像没有发生过一样。
当风雨扑面而来,苏轼有着“泰山崩于前而色不改”的勇气,迎接它就是了;当风雨骤然而去,苏轼也没有得意忘形,暗自庆幸。对此时的苏轼而言,得失皆不足道,他已超然物外,宠辱不惊了。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在世,要想获得真正快乐,就不要太在意外在环境的坎坷和不顺了。
苏轼之所以能旷达乐观,超然物外,全在于他心有所归。而他所归之处不是陶渊明的世外桃源,也不是他的家乡眉州,而是一个能够安放他心灵的精神家园。在黄州,苏轼完成了一次真正的人生彻悟,不再任性纵情,变得内敛沉稳,从而使他的艺术才情也得到升华。在黄州的三年,无论从艺术上还是心理上,苏轼真正的成熟了。
人们常说:成长需要一生,成熟只要一个晚上。与古往今来许多大家一样,苏轼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于穷乡僻壤的黄州,成熟于最痛苦而落寞的时刻。在黄州期间,苏轼创作了大量经典之作,这首《定风波》只是前奏,真正的千古杰作正在向我们走来。
(注:文中图片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在此,感谢图片的提供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