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萧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不要去听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为什么不一边吟诗啸歌,一边悠然地行走呢。竹站和草鞋轻便得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一生。
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微微有些寒冷,山头的斜阳却殷勤相迎。回头望一眼刚刚走过的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赏析:
这首词作于元丰五年(),事时词人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词人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展示了他旷达洒脱了胸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首两句点题展示了词人超越荣辱得失,任凭风雨肆掠,始终坚持自己的人生信仰。“竹杖芒鞋轻胜马”,这句写得俏皮传达出一种不畏风雨,笑傲人生的自在与轻松。“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词人由眼前的风雨联想到人生旅途中的风雨,说要以平和的心态来面对人生的坎坷与崎岖。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三句写雨过天晴的景象,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末三句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感叹无论是雨斜风狂,还是阳光普照,不过都是寻常现象,毫无差异。而人生也是如此,只要心境平和,宠与辱毫无区别。这里反映出词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生态度。
这首词写平常生活经历,却充满人生哲理。
人生不如意事十八九,有多少人能苏东坡这份旷达,洒脱。此时的词人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是人生的最低谷,可词人并未因此而自怨自艾。“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的词人早已不是刚刚入仕时的那个冲动少年,人生只有经历了风雨才能看淡。也只有看淡了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