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年轻的时候人们或许喜欢辞藻华丽的诗词,但随着年纪的增长,阅历的增多,就会越来越喜欢苏轼,也越来越喜欢苏轼的词,这是何原因呢?大概是理解力的增强吧,在苏轼的词里,人们读懂了人生,读到了情怀,也读到了经历种种磨难之后依旧旷达乐观的处世态度,这是诗词的魅力,也是苏轼的魅力!
我们知道,“乌台诗案”是苏轼人生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因为被卷进此案,苏轼差点英年早逝,虽在许多人的帮助之下免去了死刑,但仍旧落了个发配黄州的下场。然而,挫折和磨只会让这个伟大的诗人变得更强,见识过人间冷暖,经历了大灾大难,本就豁达的诗人变得更为淡然,对于人生也有了更深刻、更通透的理解。
宋神宗元丰五年的春天,这时已是苏轼被贬到黄州的第三个春天,时间总是如此之快,当年的惊心动魄在时间的抚摸之下慢慢变得平静,我们的苏东坡先生也在时间的治愈之下重新开始了自己做官、游玩、吃美食的舒适日子。
那一年,苏轼与朋友外出游玩,风雨忽至,两人在风雨的吹打之下颇显狼狈,友人因为狼狈的遭遇感到抑郁,苏轼却丝毫不在乎这糟糕的天气,反而缓步向前,怡然自得,并诗兴大发,写了首词,词牌是《定风波》,内容大多人也很熟悉,自然是那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了。
《定风波》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诗人在该词之前,简要交代了一下写这首词的时间背景,三月七日,在沙湖道遇见了大雨,没有雨具,何原因?拿着雨具的仆人先行离开了,故同行之人都觉得狼狈,然而诗人直接表示“余独不觉”,后来天气晴了,诗人想到当时的情景,颇觉有趣,就写了这么首词,其中是苏轼当时的心情,也是其人生态度的展现!
不要在乎树林之中风雨吹打树叶的声音,何不放开喉咙歌唱,漫步在这风雨小道上呢?拄竹杖穿草鞋,都要比骑马轻便,这种小事有什么可怕的呢?披一蓑衣在风雨之中过完此生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料峭的春风把诗人的酒意吹醒了,诗人感到有点儿冷,但远处的山头之上,斜阳已经露出了笑脸来迎接这群人。回想起刚才风雨潇潇的情景,回去的时候也就不在乎天气是雨还是晴了。
当所有人在风雨突来都慌了手脚之时,只有苏轼一人泰然处之,不是不狼狈,只是当心态变得更为平和之后,就能坦然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了,所以即使再艰难的处境,诗人也能在困境之中寻找到心灵的平静,也能在艰难之中怡然自得,豁达的面对种种。
竹杖芒鞋,冒着风雨从容前行,诗人说这种感觉要比骑马更为舒适、轻便,虽是简单的一种对比,但其中体现的却是苏轼笑傲人生的豪迈。如果你问该词的那一句最受人喜爱,大概就是那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了吧,这是怎样的一种潇洒呢?不在乎身外之物,也无惧困难,只一蓑衣,就能在烟雨之中坦然一生,这种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精神,是苏轼的处世态度,也是许许多多人向往的精神境界,或许是难以达到这种境界,所以这种精神才显得如此可贵,苏轼的这首词才会被那么多人喜爱!
风雨之中,苏轼尚有豪放旷达的胸襟,等天气骤晴,他又有了自己新的独到的感悟。大自然本就无常,风雨天晴不过是瞬间的事情,风雨总会过去,太阳也终将升起,自然如是,社会如是,朝堂自然也如是。人生起起落落、荣辱得失也不过是寻常,当经历了风雨,站在阳光之下,回头展望那段艰难的岁月,只能说,和现在也没什么区别了,不过是这短暂人生的一段过往而已,不过是人生旅途上一段不一样的风景罢了。
苏轼的人格魅力是很大的,后世得到那么多人的推崇自然有他的道理,而他的一部分魅力在诗歌中就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他在郊外偶遇风雨,却依旧闲适淡然,这种胸襟自是鲜有人能及,而这种伟大的胸襟之中又寄予了他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在坎坷之中,诗人依旧能够寻找到出路,词虽短,意境却无穷,寻常之中自有深意,而这深意诠释的是苏轼的精神信念与人生追求。
我们每个人在这尘世里起起伏伏,都经历过风雨险阻,挫折会让我们狼狈不堪,困难会让我们一蹶不振。大部分的人都是苏轼的朋友这般,会因为外界种种影响着自己的心情,所以当身边有着一个如此豁达积极之人,总会对其充满向往,感觉对方浑身都散发着光芒,这种光芒吸引着我们去追逐,去变成自己心中最渴望的模样,当有一天我们能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时,或许人生就足够圆满了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