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之所以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显著优越性,关键在于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为了人民。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人大代表使命所系、职责所在,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应有之义,也是人大工作保持生机和活力的重要基础。
只有当好人民的、负责的、高水平的代表,不断深化“代表行动”,确保在每个环节、各个工作层面都听到来自基层的声音,才能让人民群众感到人大代表就在身边,才能真正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在武汉市武昌区,“代表直通车”深度融合“线上+线下”渠道和平台,实现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三级人大代表与选民、企业、相关职能部门高效连接,将代表履职与基层治理有机融合。
武昌区委还就提速人大“代表直通车”工作专门发文,要求进一步畅通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百米”,让代表接地气更便捷、察民情更深入、聚民智更畅通、惠民生更有效,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充分发挥代表和人民群众在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作用,不断彰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独特优势和显著成效。
“为政之要,以顺民心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武汉市武昌区不断丰富人大代表联系人民群众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联系渠道,积极回应社会关切,更好地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
▲人大代表加强建议督办,粮道街道戈甲营社区内扰民大树得到妥善处置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4月20日,武昌区人大代表胡太荣、杨杰走进粮道街道戈甲营社区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
戈甲营社区崇福山巷27号旁有一棵生长多年的梧桐树,春夏之交易生飞絮,周边居民深受其扰。
不仅如此,白蚁在该树根部筑巢后侵入居民家中,历经多次消杀无法根除,树木也因根部被蛀空存在倒塌隐患。
收到居民意见后,人大代表们高度重视,在完成现场调研的基础上,仅用3日就形成了《关于尽快妥善将崇福山巷27号旁梧桐树移除的建议》,建议相关部门尽快解决问题。
在人大粮道街道工委积极协调下,武昌区行政审批局、城管局、粮道街道办事处、戈甲营社区协同努力,在最短时间内为该树办齐手续,并迅速实施砍伐,彻底解决了困扰居民多年的问题。
类似这样“民有所呼、我必有应”的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故事,在武昌区还有很多。
“新河街学校教工宿舍年久失修,居民生活有诸多不便,人大代表积极奔走将其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积玉路与沙湖苑路交汇处的小树林杂乱无序,人大代表建议将其改造为小游园”“洪山坊社区公共空间缺少休闲桌椅,人大代表建议打造更舒心的居住环境”……
“看上去是一件件小事,实际上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关切,体现了人民代表为人民的政治底色。”戈甲营社区居民刘先生为人大代表直面群众需求的积极作为点赞。
“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牢固树立人民公仆意识,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保持同人民的密切联系,倾听人民意见和建议,接受人民监督,努力为人民服务。”
为推动武昌区各级人大代表更加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年,武昌区持续推进各级人大代表进企业、进社区、进选区(选举单位)听取意见活动。
“进企业”,就是要听取企业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和建议;“进社区”,就是要收集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和建议;“进选区(选举单位)”,就是要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
▲设在中南路街道百瑞景社区的人大代表接待站
百瑞景社区是武锅搬迁后建设的大型居住区,拥有居民2万余人。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于年初改建为街道南片中心联络站,现有4名武汉市人大代表、20名武昌区人大代表进站。通过实施“两级手牵手,联动心连心”“线下面对面,线上屏对屏”“化身帮一帮,服务实打实”等具体举措,百瑞景社区实现了共治善治、务实为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百瑞景社区的典型案例,体现了武昌区“三进”活动“两个结合”特色:
一是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即充分发挥线下“代表工作室、代表联络站”的载体作用,积极拓展“互联网+履职”新模式,组织代表全进站、全进网、全进群,为代表联系群众开辟“快速通道”,不断提升“代表直通车”“人大代表听你说”“人大代表在身边”等“掌上代表联络站”运行质效和社会知晓度,实现民呼我应“全天候”“无延时”。
二是固定与自选相结合。即探索“固定+自选”代表活动模式和代表培训模式,固定每月20日作为代表统一活动日,单月开展集中视察调研,双月开展接待选民活动;固定单月由区人大常委会组织“履职课堂”,双月由人大各街道工委结合辖区实际自主安排培训内容。
“人大代表肩负人民赋予的光荣职责,要忠实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依法参加行使国家权力。”
今年以来,武昌区围绕新形势新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加大创新力度,以“三联一共”为抓手,彰显“代表直通车”特色,真正实现直及企业、直面问题、直通政府、直达群众心坎。
▲武昌区人大代表开展“三进”活动
所谓“三联一共”,是指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三级代表联动、专工委与专业小组联动、街道与街道联动;辖区资源共享。
武昌区人大相关负责人介绍,把省市代表分别编进市代表小组和区代表小组,各级代表既可以现有代表小组为依托开展活动,也可按照营商环境、基层治理、生态保护等专业小组开展活动;针对辖区内的营商环境、基层治理等共性情况和群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