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被许多老师解读过,也受到许多读者的喜爱。我听过蒋勋老师、马未都老师解读过。在这里本人才疏学浅,不敢说解读,但又一直很喜欢,一句话:我喜欢我分享。我说不清这首词给了我什么,只觉读后很治愈我的心。
读这首词能让人困顿的心突然通透。很敬佩苏轼对人生几贬几谪后的云淡风轻,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让人对人生的所有苦难瞬间顿然舒阔,一颗绷得紧紧的心突然寻到了安放。苏轼的这份超然也感染了很多人。
“竹杖”“草鞋”一身老农的行头,没有肥马轻骑,没有锦衣玉食,但苏轼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这是对生命多深的领悟啊,这是真正放下的人才会有的这份通达!
“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衣一斗笠是苏轼最喜欢的装束,任凭他几度风雨又如何?这个时候的苏轼如一个侠士般洒脱,面对人生路上的疾风骤雨,苏轼视如清风拂山冈,历经磨难的心依旧如明月照大江,没有一丝颓丧和哀怨。
整首词我最喜欢的是最后一句:“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如果词的上片是经历苦难后的放下,下片则是生命觅得正途后的回归。
用佛家的话来说:是兜兜转转寻到了回家的路。风也罢雨也罢,晴也罢阴也罢,都只是人间幻相,万物唯心造!正如作者在《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所写的:人生如大梦一场。
生命只是一个过程,人只是一个过客,到这世间暂住而已,一切方生方灭,一切缘起缘落,世间万种,历经了消失了,“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大彻之后的大悟!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的春天,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差点丢了性命,幸得王安石及重臣元老的搭救才免于一死,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在黄州的第三年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忽然下起了大雨。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是另一番心境,悠然处之,缓步而行,写下了这首治愈多少读者心灵的词!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4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