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夷坞王维〔唐代〕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山中的辛夷树,长在荒无人烟的深山。身旁是幽深的山涧,溪水年年流淌。每到初春,一树树红白相间的辛夷花,独自绽放自己的美丽。它们从不在乎有没有人欣赏,义无反顾地绽放,又毫无遗憾地飘落瓣瓣花朵。被称为诗佛的王维,借这首诗,阐述做人的哲理,做真实的自己,便是最好的选择。
庄子有一次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流连花间、翩翩起舞,怡然自得。醒来后,他发现,自己还是原来的自己。到底是庄子化为蝴蝶?还是蝴蝶化为庄子?很难说出确切的答案。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是与非,忘掉自己,忘掉世界,就像辛夷花一样,不受外界干扰,自开自落。
庄子说,是非齐一,物我两忘。人生如一场梦幻,要达到这种境界,才能让自己的思想升华,才能直面人生的各种磨难,泰然处之。佛教认为,“万法惟心所现”。这种观点,和庄子有异曲同工之处。即世界上的很多事情是人幻想出来的,烦恼大多如此。因此,心静,才能清净。
换句话说,这世间本无差别,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才有了千差万别的看法。因此,佛教劝人不要太过执着,心不要被外界束缚,不要执迷于某一件事情.
苏轼历史上,被贬黄州的苏轼,在一首词中提出的观点,与上面所提的非常相似。他在词中说: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的神奇之处,在于他身上融合了儒家、道家、佛家的观念,而且衍生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哲学思维。
众所周知,王维信佛,晚年的生活俨然是一名真正的和尚。他的诗词充满禅机,富含哲理,他自己也像一块被磨去棱角的鹅卵石,散发出温润的光泽。
孟浩然和李白崇尚道家生活,洒脱无羁、热爱自由,爱好剑术的他俩还多了一份侠义之风。东坡一人,独得三人的优点。儒家的执着求学态度,道家洒脱的处世方法,佛家圆融的待人方式,被东坡一人吸收,为己所用。
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第三年,写下这首《定风波》。他的心境,对待人生的态度,都在诗中得以体现。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宋代〕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竹杖芒鞋轻胜马这首诗写于年,当时苏轼已经44岁。三年的异乡生活,已让他的心渐渐平复。生性乐观的他喜欢四处游览,欣赏当地的风景,从中寻找生活的乐趣。
这一年三月七日,春寒料峭。他和朋友一行人在沙湖道赶路,下起了雨。不巧,携带雨具的随从先走了,余下的这些人都被雨淋湿,大家都觉得很狼狈。只有苏轼不以为然。雨过天晴后,他便写了这首定风波。
他在词中借景抒怀,把雨比喻为逆境,其实也是自己当时的处境。众人都觉得辛苦,唯独他在享受淋雨的过程,这何尝不是他笑对人生坎坷的乐观心境?
词的上片,“莫听穿林打叶声”,诗人以轻松、幽默的语气引出下面的文字,也激发读者继续阅读的兴致。
苏轼的诗,读者甚多。即便在他被捕入狱期间,也有很多官员、文人偷偷阅读他的诗稿,甚至连狱卒也喜欢他的诗。更不用说那位因为喜欢苏轼的诗词,妻子吃醋,然后休妻的先生了。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诗人对待雨中赶路的建议,也是他对待人生的态度。幽默的笔墨恰好与小记里的叙述:同行皆狼狈,形成鲜明的对比。
很显然,接地气的东坡很喜欢竹杖、芒鞋,在很多诗词中多次用到。刚来黄州居住在定慧寺的时候,他常常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策马出行应该是最潇洒的出行方式了吧?有多少人的愿望是文可安邦、武能保国,策马奔驰的身影,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形象这里,苏轼反其道而行之。他说,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写出诗人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坦然面对的乐观心态。这里的风吹雨打,既有自然界的风雨,也有现实生活中失意。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填词,注重意境美。脚穿芒鞋,手拿竹杖,如此清苦的雨中行,在苏轼笔下却充满诗意和浪漫。诗人的倔强、乐观的生活态度溢满字里行间。
词的下片,诗人着重写自己的心理感受。春寒料峭,风吹在脸上,有些冷,连酒意都被吹醒。诗人在这冷风中不禁打着寒战。不经意间抬起头,看到远处山间的斜阳,阳光照在身上,心里顿时温暖了许多。
词的最后一句,是诗人对待风雨的态度,也是对待人生的态度。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种宠辱不惊的态度,与《菜根谭》的名句: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何其相似?
苏东坡的魅力有多大?他的粉丝遍布天下,从达官贵人到乡野农夫,数不胜数。当年,二十岁的苏轼考中进士。欧阳修非常欣赏这个才子,有一次,他读到苏轼的来信,欣喜异常,觉得自己应该退让,让他出人头地。他还对自己的儿子说,“记着我的话。三十年后,无人再谈论老夫。”
事实证明,欧阳修慧眼识珠,苏轼确实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来人间体验生活、传播文化。他的足迹,踏遍从北向南,直到海南岛。他所到之处,尽自己所能为当地百姓谋福利,然后抽出空闲时间研究美食,改善百姓的生活。
人生经历、所到之处的见闻,无不被东坡写入诗中,广为传阅。连普通百姓,都喜欢他的诗词。苏轼的影响力,在当时受到很多同僚的嫉妒,屡次被贬,而且被贬之地,一次比一次偏远。好在他性格豁达,把他乡当做故乡,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启程,前往黄州公元年正月初一,身心疲惫的苏轼被贬黄州,这一天他和儿子动身离开京城,其他家眷由他的弟弟子由暂时照顾,等过完新年再走。刚刚经历牢狱之苦的苏轼,此时有些心灰意冷。年届不惑的他,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被判死刑。
他自己也说过,自己的性格一向是嫉恶如仇,遇有邪恶,则“如蝇在食,吐之乃已”。文采出众的苏轼,遇到不平之事难免不掺杂个人感情,总能被一些小人发现漏洞。这一次,苏轼就差点被新党置于死地,幸亏他的朋友们多方营救,也多亏他在狱中写的诗被皇上看到,感动了皇上。
苏轼人生的转折点,从被贬黄州开始。经过一个月的长途奔波,苏轼于二月初一到达黄州。因为要等待家人,他便借住在定惠寺院里。生性豁达开朗的苏轼很便和僧人们熟识起来,一起用饭,一同散步。
黄州地方小,条件也很艰苦,但是环境幽美,山高林密,空气清新。苏轼很快就从自然风光里找到写诗的素材,渐渐忘了牢狱之灾带来的烦恼。徐太守欣赏苏轼的才华,敬佩他的为人,经常邀请他赴宴。朱太守也常派人给他送酒菜。你看,苏轼的魅力就是这么大。相识满天下,朋友数不清。
苏轼的家人到了五月份才到达黄州,等待的这段时间,他的脚步遍布黄州的大街小巷。蜿蜒的东山、潺潺流水的小溪、行人罕至的山间小路,都留下过他的足迹。死里逃生的他,开始信佛。
心中有美景,眼前所见,处处皆是风景。穷乡僻壤的黄州,在当地人看来,未必是风景。但是,因为苏轼不同于常人的心态,他总能苦中作乐,自娱自乐,因而他笔下的黄州,也变得有情有义、让他流连忘返。
黄州东坡赤壁苏轼的家人到达黄州后,因为太守的照顾,他们一家的生活勉强可以维持。他的两个小儿子,一个十二岁,一个十岁,正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很快便忘了一路的辛苦。他们一家住在临皋亭,这里原本是水路的驿站,让行人在此小憩一下。这里距离江边只有十几步远,风浪涛声临窗可闻,朝雾晚霞、烟雨迷蒙,举目可见。风景之美,让一家人忘了环境的简陋、生活的艰苦。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风趣地写道,自己住的地方就在江边,江水源自峨眉山的雪水,清澈甘甜,无论是饮用还是沐浴,都没有比这更好的水源了。何必再想着何日才能返回家乡?
公元年,44岁的苏轼成为一名农夫。这是他到达黄州后的第二年,生活艰难,孩子们因为营养不良日渐消瘦。他的老朋友马正卿看了非常心疼,怜惜他的处境,把黄州城东数十亩的荒地送给他。
幽默的苏轼自称东坡居士,每天早出晚归,躬耕于田间。他把开荒的辛苦,写入诗中:废垒无人顾,颓垣满蓬蒿。谁能捐筋力,岁晚不偿劳。
聪明又勤学好问的东坡,通过向农夫请教,很快掌握了一些诀窍,欣喜异常,忍不住写入《东坡八首》。你看,他的观察细致入微,侍奉庄稼,如同照顾婴儿,俨然已是真正的农夫了。
雪芽何时动,春鸠行可脍。种稻清明前,乐事我能数。毛空暗春泽,枕水闻好语。分秧及初夏,渐喜风叶举。月明看露上,一一珠垂缕。秋来霜穗重,颠倒相撑拄。
东坡居士东坡的绘画才能在黄州大显身手,他在新建的雪堂墙面用油漆作画。画中有水面独钓的渔翁,雪中傲然挺立的树木,意境深远、引人沉思。当时22岁的米芾,是出名的山水画家。他慕名前来拜访东坡,对东坡的画作赞不绝口。
才子之间没有代沟,年龄差距不是问题。就像孟浩然与李白,孟浩然与王维,相差十几岁,依然能成为忘年交。东坡与米芾谈论绘画技巧,相见恨晚,相谈甚是投机。雪堂的四周,有东坡亲手栽下的柳树,一口水井,井水清冽甘甜。
地势低的地方,有稻田、麦田,还有菜圃、果园。爱喝茶的东坡还亲自从邻居家依来一棵茶树,茶树在他的精心照料下,长势喜人。很快,东坡一家便能喝上他亲手做的茶叶了。
多才多艺的东坡不仅擅长书法、精通绘画,写得一手好诗、好文章,对品茶、烹茶、茶史都有研究。此外,他还是一名天才的厨师。初到黄州,东坡发现当地的猪肉价格便宜,但是很少有人买,也不爱吃,因为嫌弃猪肉的味道不好。
东坡认真研究,亲自下厨,几次尝试后,终于烹制成一道美味。窍门便是小火慢炖,少放水,让猪肉慢慢入味,汤汁完全被猪肉吸收进去后,味道鲜美、入口即化。这便是被后人称道的“东坡肉”。他还非常可爱地写了一首打油诗。诗中写道:“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早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苦中作乐的东坡大家看到的是乐观、洒脱的东坡,谁还记得他当初刚到黄州时的落寞和孤单呢?当初,东坡居住在定慧寺院时,写的一首《卜算子》,是他当时的心理写照。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苏轼〔宋代〕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词的上片,诗人首句描绘了一幅寂静的晚景图。缺月挂疏桐,很有画面感。一轮弦月挂在梧桐树上,梧桐树上只有稀疏的枝叶。诗人很巧妙地营造了一个凄凉、孤寂的场景。然后,很自然地引出后面的诗句:漏断人初静。
此时,诗人的家眷尚未来到,他一个人在深夜的庭院,抬头望月,那种孤独、沧桑的感觉,跃然纸上。后面两句种幽人与孤鸿,是一种比较,也是一种对照。
还有谁像自己一样,在寒冷的月夜独自徘徊?月光下孤独的身影,是否像天上孤单飞行的大雁?形单影只的大雁独自赶路,那落寞的心情,最像此时的自己吧?诗人用拟人的写作方式,以自问自答的方式,把寂寞的心情写得饱满而富有立体感,不落窠臼,新颖脱俗。
寂寞沙洲冷难怪黄庭坚读罢这首词,叹为观止,说东坡这首词意境深远,语意高妙。仿佛不食人间烟火,不沾染一点尘世间的俗气。这种举重若轻的写法,若非胸中有万卷书,如何能写得出来?
词的下片,诗人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孤鸿与幽人,交替运用,实则写诗人内心的真实感受。“有恨无人省”,写出诗人此刻孤独的内心。试想,苏轼自幼博览群书,家学渊源,是一个连欧阳修都赞不绝口的奇才。如今,竟然流落到如此荒凉、贫穷的小地方。他心中的无奈、愤懑、委屈,又能与谁诉说?谁又能真正理解他呢?
词的最后两句,明写孤鸿,实则写诗人自己。那只孤独的大雁被迫停下飞行的脚步,它在树枝间飞来飞去,不肯栖息。最后落在荒凉的沙洲,在寒冷的夜晚独自安歇。
那只孤傲的大雁,不正是诗人自己吗?他宁肯被贬谪到这偏远的黄州,也不愿向朝中小人低头。来到这遥远的异乡,举目无亲,生活艰难,但他从不随波逐流,一直保持自己的初心。
拣尽寒枝不肯栖被贬江州的白居易,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写下五首诗,蕴含哲理,鼓舞人心。而苏轼,也在逐渐调整自己。刚到黄州时,心里的苦闷还未完全消解,但他发现当地竹笋味道不错,长江的鱼也非常鲜美。他在诗中写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东坡到黄州的第二年,心情好多了,曾经被捕入狱的噩梦已成往事。春天还未到,他就着急相约老朋友,骑马踏青,想到去年游览过的地方看一看。此次出行,东坡写了一首七律,其中一句写得很有哲理。他说,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人的一生,就像南飞北归的大雁,道路曲折,但总有痕迹。人生往事,却如同春天的一场梦,醒来繁华不再,花谢无踪迹。
纵观苏轼的一生,他何尝不是一只飞鸿?他诗中的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爪印,转眼便消失在天边,没有了痕迹。而他自己,从被贬黄州开始,几经辗转,在62岁时被贬到荒凉的海南岛儋州。
苏轼一生漂泊纵观苏轼的一生,他何尝不是一只飞鸿?他诗中的飞鸿,在雪地上留下爪印,转眼便消失在天边,没有了痕迹。而他自己,从被贬黄州开始,几经辗转,在62岁时被贬到荒凉的海南岛儋州。
而他在黄州的这段时间,起了东坡居士这个名号。他也未曾想到,自己随意起的名字,日后会成为自己的代称,东坡居士的名气甚至超过原来的名字。他每天下班后,和家人在东坡的田地里辛苦劳动,补贴家用。
苏轼在黄州的这几年历练,也是他思想变化的转折点。他由原来的嫉恶如仇,变得豁达、睿智,性格中多了几分淡然的气质。苏轼的很多经典名篇,如《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均写于在黄州的这段时期。壮志难酬的东坡,借周瑜的典故,抒发内心深处的英雄情怀。
他在念奴娇这首词中感叹: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不再彷徨,而是发自内心地说,一蓑烟雨任平生!
而他的心态,也由当初的犹豫、苦闷变得更加坚定: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