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丰二年,苏轼的厄运开始,诗词被对手上纲上线挑刺,说他在作品中诽谤朝廷,政敌找出的关联诗词居然有一百多首。苏轼百口莫辩被下狱,差点处死。在苏辙自贬官职奔走相救和太后的求情下,苏轼被免于一死,贬黜黄州。因为此案交由御史台审理,御史台又称乌台,便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乌台诗案”发生后,不但苏轼被贬,苏辙降职,连带着苏轼的很多好友也受到了牵连,纷纷被贬。其中被贬谪最远最惨的,就是苏轼的好友王巩。王巩被贬到了岭南的宾州,此时的宾州人迹罕至,十分荒凉,生活十分不便。
苏轼对好友因自己遇难十分内疚,他说:“兹行我累君,乃反得安宅。”但是他也没有办法。
王巩被贬的最远,那种地方生活不便,十分辛苦,他的经历也很惨,在岭南的五年中,他连续失去两子,一子死于家中,一子死于岭南。苏轼听闻,更加内疚,甚至不敢给王巩写信,怕人家恨他。
后来王巩奉旨北归,得以和苏轼相见,苏轼原本以为,在那样艰苦的地方生活了几年,又遭遇丧子之痛的王巩指不定憔悴成什么样儿,没想到他却仪态从容,精神也不错,而且言谈之间性情更加豁达通透,人也似乎更年轻潇洒了,他十分不解。
原来,在岭南的这些年中,一位叫柔奴的女子一直陪伴在王巩身边,柔奴性情温和,能歌善舞,更难得的是智慧贤达,化解了王巩生活上的诸多苦难,也成了他的精神慰籍。这些年,他读书写字,著书立说,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生活上,柔奴贴身相伴,照顾日常,妥帖细致,一直滋养着他。
席间,柔奴特意出来为这对好不容易团聚的好友跳舞唱歌助兴,苏轼问她:“岭南这几年的日子不好过吧?”
柔奴回道“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苏轼大为震撼,没想到一位这么柔软娇美的女子,竟然如此豁达,有这样一位奇女子陪在身边,难怪王巩各方面都如此从容。
苏轼感慨良多,于是大笔一挥,写下名篇《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词缀写道:王定国歌儿曰柔奴,姓宇文氏,眉目娟丽,善应对,家世住京师。定国南迁归,余问柔:“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
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
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柔奴以她的温柔惠质拯救了一位落难的才子,苏轼以他的豁达与才气,为后世留下了一首经典名篇,其中此心安处是吾乡一句,已经是千古名句,表达一种面对逆境的从容与开阔。
琢玉郎指王巩,王巩生的帅气,几番苦难之后,人好像更潇洒了,所以他的外号琢玉郎,像玉一样的男子。苏轼说,他很羡慕王巩这样的男子,生的俊美,也得到上天垂怜,送了这么一位女子在他的身边。这个女子,能歌善舞,美貌怡人,最关键是,她还性情纯良,心胸开阔。点酥娘,皮肤细腻的美女,指柔奴,苏轼的词一出,柔奴在京城成了名人。
苏轼在这阕《定风波》中记录下了这次相聚,他记录了柔奴那一笑的样子,放佛还带着岭南的花香,记录下了她不畏惧,记录下了她的坦然与智慧,也感叹于面对生活时,心态的重要性。
岭南的日子过的不太好吧?
能让心安定的地方,就是故乡。
苏轼本人也是这样一个人,所以他听到柔奴说出这句话,不但震撼,更是充满了共鸣,他是一个处处能放心的人,苏轼从柔奴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心,看到了自己面对生活的态度,他何尝不是另一个柔奴呢?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乐观面对,无论到了什么地方,都能好好的享受生活,所有的苦难都能一笑了之。
刚刚到黄州的时候,苏轼拖家带口,连饭都吃不饱,朋友在东坡给了他一块地,他就亲自开垦,耕种,依赖这块地,才让一家人吃上了饱饭,他干脆给自己取名东坡。
从此,苏轼成为过去,他是豁达的苏东坡。
元丰五年的三月七日,天气乍暖还寒,苏轼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此时拿着雨具的仆人已经先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跑起来,场面一度十分狼狈。苏轼却不这么觉得,他没有跑,既然无可避免赶上了这场雨,躲无处躲,又何必跑的让自己狼狈不堪呢,索性放慢脚步,听那雨打在竹叶上的声音,也有别样的韵味。
天晴后,他填下了这阕《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他不但听雨打竹叶,还在雨中放开喉咙长啸,从容前行,路滑,拄着竹杖,穿着蓑衣,芒鞋,这样在雨中,走的比骑马还轻快。
雨中泥泞,想必不会有多好走,他说比骑马还轻快,是因为他的心态愉悦,在雨中,听风听雨,感受别样从容。所以发出了感叹,风吹雨打算什么,我照样好好过我的一生。
这一生,就像在这场风雨中一样,与其狼狈奔跑,怨声载道,不如放慢脚步,用心享受一番。
苏轼一生坎坷,从乌台诗案开始,他就一直在贬谪的路上,他被流放岭南,无数人有去无回的地方,他却觉得,这里的荔枝很好吃:
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最远的一次,也是最后的一次,他被流放儋州,海南境地。在这里,他开始教百姓重视农耕,为百姓开方治病,讲学明道,教化日兴,海南第一次感受到了中原文明。
在儋州的生活更清苦了,从居所到吃喝都无法保证,此时他已经是个老年人,身体也不好,但是他依然保持淡然的心态,写下一首非常闲逸的诗:
芒鞋不踏名利场,一叶轻舟寄渺茫。林下对床听夜雨,静无灯火照凄凉。
他这一生,奉行一句话,此心安处是吾乡,在哪里都能听雨读书,不逐名利。
从诗文到辞赋,从美食到器物,从造福于民到传播文化,苏轼给后人留下了太多太多,但他的豁达与从容,永远是生命的底色。
里尔克说:艰难的生活永无止境,但因此,生长也无止境。
心胸开阔,则艰难不是烦扰,豁达从容,则逆境也有花香。
人之一生,前路漫漫,许多的苦,许多的艰难,都无法避免,只能面对,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以从容豁达应对一切命运,有一蓑风雨任平生的气度在,什么也不怕。
傳承古琴艺术弘揚傳統文化
客服客服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