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沙湖 >> 沙湖资源 >> 正文 >> 正文

全域共富的共理念

来源:沙湖 时间:2023/4/25

资源共享:城乡居民“触手可及”的幸福

文化学习需求得以满足,城乡共享精神文明;百姓锻炼有去处,全民健身共享亚运;“大手牵小手”医疗合作,群众共享优质医疗资源;丰富多元服务供给,“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共享幸福生活。

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生活越来越便捷。年,亚运滑板公园、大学城北体育健身中心、文体中心、钱塘书房等一批标志性公共文体设施相继落成。其中,钱塘书房的落成备受群众好评,高教园区东公园曲径通幽处、竹林秘境内,在水一方,年还当选了“十大最美杭州书房”。

“其实,这里曾是一处闲置超过4年的管理用房,我区将书房选址定在这里,在不改变原有房屋结构框架的基础上实施装修,投入少、见效快,正是资源利用、变废为宝,”区社会发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举满足了钱塘群众一直以来对文化学习场所的需求。”

除了文化阅读,钱塘居民的健身体验感也不断优化。不少村社都在辖区建起了室外篮球场、百姓健身房、公益阅读室等便民服务设施,进一步推动着钱塘文体事业高水平发展。

近期邻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升级改造后,居民都喜欢在这里看书、健身。“这让更多居民走出家门,感受到了‘共享家园’的幸福。”钱塘区白杨街道邻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张敏华说。

年,钱塘区在河庄街道东沙湖社区、白杨街道邻里社区及下沙街道中沙社区和下沙社区4个社区分别新建了百姓健身房;将义蓬街道春园村和新湾街道共裕村打造成为小康体育村;在新湾街道创建村新建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个;还在临江街道新建了足球场(含笼式足球场)。人人可享亚运成果,全民健身的热情越来越高。

不仅是全民健身提升居民健康素养,“大手牵小手”式的医疗扶持、医联体合作,更是为钱塘百姓的健康架起了“绿色通道”。

“复诊发现脂肪肝消失了,人也瘦了,我感觉轻松了好多!现在特别自信,喜欢奔跑在球场上打篮球。”一名家住河庄街道的14岁男孩,曾经因为脂肪肝来到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约了杨林爱医生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门诊,进行中医药治疗和拔罐调理。

河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门诊,医院的帮助下建立的专家中医特色门诊之一。医院的专家会定期来到这里坐诊,让钱塘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省级医疗服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钱塘以建设“健康惠民示范区”为目标,为共同富裕筑就坚固的健康防线。

随着民生事业的全面发展,一条通向幸福生活的康庄大道正在钱塘人的脚下越铺越宽。

年,聚焦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钱塘区社会发展局积极探索实施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模式,制定个性化的“一户一策”,进行科学实用改造,完成户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新增96张养老机构床位,有效推动了居家养老服务提质扩容,提升居家养老品质。与此同时,这项工作在年全市民生福祉行动考核中排名第一。钱塘区共创建完成了10家婴幼儿照护服务社区成长驿站,实现了街道%覆盖,还开展了婴幼儿家长养育技能提升专业课堂活动40场,让孩子和家长在家门口就可以愉快玩耍和快乐学习。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切实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在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共享美好生活,一个都不能少。

产研共建:乡村振兴“一池春水”的搅活

近日,区农业农村局对接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在钱塘区乡村振兴学院召开大学生乡村振兴创意大赛调研交流会议。

在此次会议上,田城汇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的六名村支书介绍了村庄发展规划及资源特色,希望借助乡村振兴大赛平台进一步整合资源。“我们希望联盟单位能借助大赛和高校的影响力,谋划好村庄规划和发展,通过浙江财经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区乡村振兴学院、田城汇党建联盟齐心协力,共圆乡村振兴共富梦。”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推进农业农村发展,钱塘区始终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合理规划,高效投入,为乡村振兴赋能增色。

年,我区与省农业科学院签订了“院地合作”战略协议,协议包含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种子种苗繁育基地、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农创客培育、乡村人才培育等十四个方面的合作。截至目前,共培育人次,借助省农科院强大的技术力量,钱塘区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有了坚实的科技保障。通过与省农科院的多轮次对接,钱塘区明确了千亩种子基地的建设规划和设想,并通过不断引进粮食、蔬菜等新品种,丰富种业类型;不断扩大仓储管理面积,开拓种业规模;不断提升制种育种研发水平,发展创新实力;不断完善培育、交易、推广等相关流程,优化产业链条;建立农业科技创新平台,打造种业硅谷。

农业农村现代化还需人才支撑。经调查,目前我区从事农业生产人员共人,涉及农业C级人才1名、D级人才1名、E级人才4名,农业中高级职称10人,杭州市乡村产业技能大师7名,杭州市乡村产业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农创客25名,农村实用人才名。为推进农村专业人才培养,截至去年10月份,区农业农村局共开展20次人才培训,涉及早稻种植技术培训、蜜蜂养殖培训、渔业安全生产培训等,培训人员达0人次。《钱塘区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人才文件提出,要加大高端农业科技人才引进,吸引大学生和农业科技人才从事现代农业,鼓励新乡贤助力乡村发展,鼓励乡土人才培养工作,培养青年“农创客”“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除此之外,区农业农村局还组织村干部“进村入户、把脉服务”,送信息、送技能、送岗位、送服务、送政策。充分挖掘农业农村的新功能与新价值,深入实施“农业+旅游”等行动,把乡村生态优势、文化优势、环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休闲农业、创意农业、养生养老、运动健康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建设一批乡村产业特色村。

接下来,我区将进一步推进乡村振兴,力争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家园,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塘塘共进:东西同频“搭一把手”的协作

“塘塘”就业服务中心在钱塘区挂牌,为今后两地在劳务协作、公共就业服务提升等方面的深入交流合作进行牵线搭桥;钱塘区总工会携手10家爱心企业工会负责人赴理塘县城关第四完全小学,开展“塘塘”爱心助学捐赠活动,向名困难职工家庭学生代表捐赠10万元助学金和学习用品;“云上塘塘·携手飞扬”年送文化云汇演活动成功举办,通过两地文化互送,架起友谊的桥梁……

一桩桩大小事,承载着希望,也见证了两地的友谊。年,钱塘援川工作队围绕“理塘所需,钱塘所能”,全面推动两地在产业发展、智力支援、消费帮扶、民生改善、交流交往交融等方面的全方位、宽领域、深层次合作,深入打响钱塘与理塘“塘塘协作”品牌,并提前1个月完成10个援建项目年度任务。

在助推产业发展壮大方面,我区助力理塘加快打造牦牛全产业链,全面建设川西优质牧草培育加工、牦牛产业园区、数字农业中心等万元的援建产业项目,覆盖禾尼、奔戈等5个乡镇36个村,辐射带动17个乡镇,着力解决牦牛出栏率低、产业数字化程度不高等问题,不断完善产业生态体系,为理塘的牦牛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在“塘塘合作”助力下,理塘文旅产业发展如火如荼。例如,将千户藏寨作为乡村振兴示范点和职工疗休养基地打造,并发挥民营经济发展优势,积极动员顾家家居集团捐赠价值万元的梯媒资源,助推“天空之城·圣地理塘”的品牌宣传和推广等。

产业项目走进去,扶贫消费引出来。我区还强化数字赋能电商直播,推动理塘县农特产品直播培育基地项目入选数字甘孜应用场景,打造共享直播间2个,举办“塘塘合作,媒好未来”新媒体电商直播分享会。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助力消费帮扶,推动浙江天顺生态农业与理塘国资公司在钱塘打造“塘塘真甄”特色产品体验馆,并同步建设线上平台。

“转化流量为销货订单,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年,我区组织理塘产品参加杭州首届“共富共美帮帮节”、钱塘区首届稻香节等活动,全方位推介理塘特产,尤其在杭州举办的“文旅市集·杭州奇妙夜”中,通过直播推介,5分钟线上销售余份牦牛肉,万人观看本次直播,万人点赞,获得了超高人气。据悉,过去一年,钱塘采购、帮助销售四川农畜牧产品和特色手工艺产品金额达万元,其中理塘农特产品销往东部万元。

花开满地来时路,遥看前景更催人。接下来,我区与理塘将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优势互补,联动推进产业合作、消费扶贫、就业扶贫等帮扶举措,切实打响“塘塘协作”品牌,再次交出高分报表!(杨寒丑董笑瑜余梦梅许莉莎)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