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年轻时的苏轼,
才华足以碾压所有同龄人。
北宋中期,公元年,
苏轼出生于四川眉山,
父亲苏洵是著名的散文大家,
生下三男三女,前四个孩子相继夭折,
最后只剩下了苏轼和弟弟苏辙。
苏洵对儿子的教导非常严厉。
严厉到什么程度?外出办事前,
苏洵丢了一本《春秋》给儿子,
嘱咐说:“我回来之前,必须给我背完,
要是背不下来,你就等着挨收拾吧。”
结果老爸回来前,苏轼才背了三分之一,
整个人为此提心吊胆,夜不能寐。
甚至六十多岁时,还梦见父亲监督背书,
可见苏洵对他要求之严苛。
曹晓凌《三苏图》
公元年,
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苏辙,
在老爸苏洵的带领下参加科考。
当时礼部出的命题作文,
名字叫《刑赏忠厚之至论》,
意在论述君王在奖惩上宽大为怀的原则。
当时的主考官是文坛领袖欧阳修,
考卷收上来后,欧阳修读到其中一篇,
发现立意高远、文笔老道,该拿第一。
欧阳修的学生曾巩也在考生之列,
他心想:“嗯,老子文笔天下第一,
写得这么好,肯定是我的学生曾巩。”
为了避嫌,他就把这篇文章列了个第二。
欧阳修本来是为了“大义灭亲”,
结果揭开卷名一看,不是曾巩写的,
就这么阴差阳错,苏轼只拿了第二。
点错了名次还不够郁闷,
最让欧阳修内心郁闷的是,
文章里,苏轼引用了一个典故,
说尧帝本来要判一个人死刑,
结果本着宽大的原则赦免了犯人。
欧阳修回家翻遍了所有的藏书,
死活找不出这个典故的由来,
心说我这样通晓古今的博学之人,
难道读书还不如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子?
于是他把苏轼找来,
问:“这个典故,你哪儿读到的?”
苏轼说:“您去翻《三国志孔融传》。”
欧阳修回家一翻,还是没找到这个典故,
跑回去问苏轼:“《孔融传》里也没有呀。”
苏轼笑说:“哎呀,不好意思,我瞎编的。
您看那孔融传里,曹操灭了袁绍,
把袁绍儿媳妇送给了儿子曹丕,
孔融听了,很不满意,跟曹操说:
当年武王伐纣,就把妲己赏给了弟弟。
曹操一听,问,你这典故从哪儿来的?
孔融说,我瞎编的,但我也有我的根据:
你能做出这种丑事,古人也能做出来。”
欧阳修书法
最后,苏轼对欧阳修说:
“同理,像尧帝这样的大德,
肯定会做出我瞎编的那种事。”
欧阳修不但不恼,还夸赞道:
“你小子真是读书读到血液里了。”
此后,欧阳修逢人便说:
“后生可畏,我不行了,三十年后,
估计就没有人记得欧阳修的名字,
以后文坛就是苏轼的了。”
02
苏洵专门写过一篇《名二子说》,
从名字入手分析,告诫孩子该怎么做人。
文章里写道:“一辆车子有轮啊,有用;
轮上有车幅,有用;车上有车盖,有用;
这都是最有用处的几个部件。
有个小部件好像没太大的用处,
叫什么呢,叫轼,就是车前的一个横木。
车子颠簸得厉害时,人可以抓一把横木。
大多数情况下,横木没什么用处,
可是少了这个横木,车就不完整了。”
苏洵对苏轼说:“我给你起名‘轼’,
就是希望你如‘轼’一般,不显山不露水,
做人,不要那么锋芒毕露;
你有才华,你也给我憋到肚子里,
一点一点地渗透出来。”
结果,苏轼完全没理会他老爸的良苦用心。
金榜题名后,苏轼步入仕途,
因为科考的成绩实在太优异了,
又有欧阳修把他捧得那么高,
朝廷就让他去帮凤翔知府处理公务。
苏轼傲啊,觉得凭借自己的才华,
将来一定能成就一番伟业。
刚到凤翔时,知府宋选非常器重他,
对他写的公文一字不改,
苏轼的能力得到官民的交口称赞,
因此而落下“苏贤良”的美名。
可没多久,来了个新上任的知府,
为官30年的陈希亮,行事严厉、为人刚直,
对苏轼所拟公文严格审查,大动“刀斧”。
心高气傲的苏轼一看这光景,心想:
“你这是对我有意见啊?”
更有一次,
一个衙役在陈面前称苏轼“苏贤良”,
话音未落,陈希亮当面训斥道:
“小小签判,何以称贤良!”
直接叫人把衙役拖出去当众鞭打。
苏轼说:“别别别,我不是贤良,
但您也犯不着这么打人,他有口无心,
您就放过他这一次吧。”
可陈希亮根本不予理会,照打不误。
到了这年七月十五的中元节,
按照官府规定,官员们应该聚餐,
谈谈最近为官的体会和心得。
苏轼想:“你不是让我当众下不来台吗?
你这个破聚会我也不稀罕去了。”
陈希亮看苏轼没来,那行,罚款吧,
一口气罚了苏轼整整八斤铜。
这样一来,苏轼就更不爽了。
嘉祐八年十二月,
陈希亮命人土建一座“凌虚台”,
想让苏轼来写一篇《凌虚台记》。
苏轼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
非得找个机会讥讽一下陈希亮,
于是他在文章里怎么写的呢?
“物之废兴成毁,不可得而知也”;
“夫台犹不足恃以长久,而况于人事之得丧,忽往而忽来者欤!”
意思是说:事物的废、兴、成、毁,
难以预料,凌虚台也一样,何况人的得与失?
言外之意,其实非常的明显:
人啊,别看你现在春风得意,
总有一天你会从山上跌下来。
读过《凌虚台记》后,
陈希亮却不恼,对身边人说:
“我和苏家世交,是苏洵的长辈,
视之就像自己儿子,看苏轼就像孙子一样。
平时之所以那样对待他,
就是因为他少成大名、年轻气盛,
怕他会因为太顺而目空一切栽跟头,
没想到他对我意见这么大!”
随后对手下的官员说:
“《凌虚台记》一字不改,刻于高台。”
陈希亮是做事非常严谨的官员,
绝对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小人。
多年以后,经历人生跌宕的苏轼,
回望自己的年少气盛,非常惭愧。
可当时的苏轼,觉得自己是上山的人,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03
凤翔三年任期结束,
苏轼被调任回中央任职。
这一年,力图变法的宋神宗,
正式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
准备大刀阔斧地改革变法。
新党和旧党之间的斗争也越演越烈。
苏轼觉得,变法不是不好,
他当然是希望改善民生,
但不赞同王安石暴风骤雨般的改革。
彼时,苏轼与反对改革的元老多有往来,
王安石深知苏轼在文人学士中的影响,
必须得把这种影响力降到最低。
王安石
宋神宗两次要提拔苏轼,
都被王安石给坚决拒绝了。
同时,革新派不断打击苏轼,
苏轼这一看,完了,再弄下去,
我就要成为政治牺牲品了。
于是乎,苏轼主动提出离开朝廷,
神宗就把他安排到了基层。
这一去,苏轼在地方待了八年。
作为一个有政治抱负、心怀天下的官员,
苏轼是真心想为百姓谋福利。
在徐州时,正碰上一次发大水,
水位高达两丈八,比平地还要高一丈,
城里有钱人都跑去避难了。
苏轼不顾危险把众人劝回去,
众志成城,愣是把河道给疏通了。
徐州抗洪的事传到朝廷,得到神宗嘉奖。
新党的人一看,就商量着说:
“万一神宗一高兴,让苏轼回来,
肯定对我们产生威胁,我们得先发制人,
想办法把这个刺儿头除掉。”
当时,苏轼到了湖州,
写了一封谢主隆恩的《湖州谢上表》。
新党的人拿着文章研究了大半天,
说这里面有许多讥讽朝政的地方。
苏轼在文中说自己“性资顽鄙,文学浅陋”,
新党的人就对神宗说:
“这不是明摆着正话反说,不服朝廷吗?”
苏轼写这篇文章,多少是有些牢骚,
说自己“见识短,跟不上变法的形势”,
但还不足以酿成大到杀头的罪过。
于是新党又去翻他的诗集,
翻到“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唯有蜇龙知。”
便对神宗说:“皇上才是真龙,
他不写您,写什么地下的蛰龙,
这不是明摆着谋反吗?”
七月二十八号,
皇甫遵带着两个士兵来到湖州,
用绳子把苏轼捆回汴京受审。
北宋最高司法机关御史台的大院里,
树上经常落有乌鸦,因此被称作“乌台”。
苏轼被关押在深井一样的监狱里,
日夜遭受狱卒们的辱骂。
在被关押的这一百多天里,
苏轼明确认识到了自己的处境,
儿子苏迈来给他送饭时,
他说:“如果真的要判我死刑,
你就给我送一条鱼来吧。”
不久后,饭送来了,
一条鱼摆在了苏轼面前。
看着碟中鲜嫩的鱼肉,
苏轼觉得一切都完了。
有傲人的才华,能有何用?
有建功立业的襟抱,又能如何?
过不了多久,自己将成为断头亡魂,
世上的一切声名、雄业都将与自己无关…
然而,令苏轼万万没有想到的是,
“乌台诗案”最终带给他的,
不是生命的结束,而是心灵的觉醒。
04
原来,苏迈因盘缠耗尽,
决定暂时离开汴京筹钱,
便委托亲戚给父亲送饭。
亲戚想着给苏轼改善生活,
才好心送了一条鱼过去。
最终,苏轼被贬官黄州,任团练副使。
身为犯官,他不得擅自离开黄州,
既无决策权,也得不到朝廷俸禄。
苏轼生平“俸入所得,随手辄尽”,
当他带着一家人来到黄州时,
连个安身之所都没有。
在黄州定慧院废弃的小屋暂住时,
苏轼对人生产生了极强的幻灭感。
建功的理想变得如此遥不可及,
内心的孤傲变成了无尽的落寞,
在彻骨悲凉中,他写下一首《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面对人生灰暗,每个人都想知道,
未来茫茫的日子里,当如何自处?
在晨钟暮鼓中,苏轼选择自省人生,
一点一点用平静驱散内心的积郁,
力图坦然面对眼前的一切。
内心渐渐安稳后,
苏东坡开始着手生计。
每个月拿出四千五百钱,
分成三十串挂在屋梁上,
每天只用一百五十钱。
但这样下去,只能坐吃山空,
幸好朋友马梦得出面联系徐君猷,
为苏轼找到了城东的一块无名荒地。
苏轼将这块地叫“东坡”,自称“东坡居士”。
公元年,苏轼脱下文人长衫,
穿上农夫的短打,带领全家躬耕农事。
以前,看着田园风光,觉得是美景,
如今亲自下地劳动,才知其中辛苦。
但最终,他欣然接受命运的安排。
在日出而耕、日落而息的生活中,
在与农夫们讨教耕种秘诀,共话桑麻的日子里,
苏东坡很快发现了人生新的乐趣。
潇洒和聪明的人,绝不会困于烦恼,
他会在人间烟火里,以灵光照亮生活,
于贫瘠的土壤上掘凿出甘甜的泉水。
身处逆境,苏东坡并不自颓,
他去集市、田间、水畔和山野,
追着农民、渔夫、樵夫谈天说笑,
给他们讲各种有趣的故事。
“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在他看来,路上处处有趣可拾。
余光中曾对朋友说:
“如果要出去旅行的话,
不跟李白,因为他不够现实,
不跟杜甫,因为他太过严肃,
只有苏东坡,是个有趣的人。”
黄州的苏东坡想的不是沉湎于痛苦,
而是选择竭力融入平凡生活。
和农夫在田野喝酒,把病牛宰掉杀了吃,
喝到城门关闭,他就醉醺醺地翻墙回去。
有一次,跟继连和尚下棋,
下到深夜,肚子饿了,便让小和尚弄夜宵。
小和尚拿出一碗剩面条放在小麻油里热,
结果睡意沉沉,醒来时,面条成了糊掉的面饼,
苏轼一尝,非常美味。结果第二天,
他特意去街上找糕点作坊,和厨师一番交流,
就这么做出了传世的“东坡饼”。
黄州猪的肥肉,富人不喜,穷人不会做,
生活窘迫的苏东坡买回家仔细研究,
终于另辟蹊径,研究出了“东坡肉”。
为此,他还特意写了一篇《猪肉颂》。
逆风之境,现实的巨大重压下,
他并没有退缩和自怨自艾,
而是选择自造快乐。
每天从城门下走过,
那些守门的士卒,
会嘲笑这个落难的大诗人。
苏东坡听了,也不往心里去。
在酒楼里,一位醉汉将他撞倒,
非但不道歉,还对他很不客气。
苏东坡起初还有些气愤,
后来一想,却又开解了自己:
“我现在不就是个平凡人嘛!”
他发现,一切困苦皆可笑着面对,
自己能平和地接受眼前的生活。
不再是高高在上,但那又如何?
即便不为人知,也能乐得逍遥,
远离忧愤,多一份宽容和温暖,
就会有笑纳一切的达观。
为了解决一家人的温饱,
他决定去沙湖购买一块土地。
在半路上,暴雨突然从天而降,
同行的人急着躲避,唯独他不在意。
雨停之后,面对大自然的阴晴不定,
苏东坡悠然地吟出那首《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在几乎致死的政治动荡后,
在磨损心志的窘迫环境里,
苏东坡最终用豁达,超越了苦难。
一个人,面对人生的起伏无常,
必须努力做到这样的达观与从容,
才能体悟到生活的乐趣与真谛,
去创造一个又一个小确幸。
05
在黄州困苦的岁月,
苏轼曾不断反省自己。
回想写过的文章,做过的事,
还有早年父亲给自己起名的事,
苏轼感到自己傲气太盛、锋芒毕露。
他说:“我曾经那么喜欢炫耀才华,
就像是树干上结出的漂亮的树瘤,
别人看到,会忍不住走上去欣赏,
可对于树木而言,却是一种病。”
在克服了物质和精神上的困顿后,
在读书、写作中,苏轼慢慢收敛桀骜,
越发端庄稳健,有了虚怀若谷的大气。
一个人怎样才能领悟到这一步呢?
很简单,那就是活在这世上,
不要把自己太那么当一回事。
你越是把自己当一回事,
把自己跟普普通通的人区分开,
就越是无法体味到平淡的快乐,
体会不到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尤其当你跌入到人生低谷的时候,
也就越是无法开解自己的心。
当苏轼以平常心观照自己,
把自己当一个普通人去看待,
种地、写诗、做饭,也就快乐了。
黄州西北的长江之畔,
公元年,苏东坡在赤壁下,
写下了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在这首词中,那些名震一时的人物,
那些令人仰望、建立雄伟功业的古人,
无论是貌美的小乔,还是英朗的周瑜,
最终都被时光带走,唯留下江、月、石、木。
建功立业,成为被后世称颂的千古人物,
自然是一个有志者最为高远的追求。
可在感叹“功名未成,早生华发”同时,
苏轼却又识度豁达地告诉自己:
人生短暂,何必让愁闷萦绕于心?
还不如放眼大江,举酒赏月呢!
放在今日来看,人有理想,固然可喜,
但如果理想迟迟无法实现,也不要愁闷,
眼下还有人生中细微的乐趣可以汲取,
千万别错过随手可及的快乐。
一个深秋的夜里,
苏东坡与朋友畅饮,醉后复醒,
回到家门敲门半天,无人应答。
苏东坡却一点也不懊恼,
来到江边,酝酿出一首《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没想到这词一出,传到了街上,
人们都说苏东坡乘舟离开,远走高飞了,
吓得徐君猷一大早跑到苏东坡家。
结果推开门一看,苏东坡正在呼呼大睡。
在词中,苏轼表达出退隐的向往,
可是写完后,他选择的是回屋、睡觉,
继续过第二天的生活,并直面人生。
苏轼这一生,偶有隐退的念头,
想着远离世事的一切纷杂,
可最终,他还是选择驻足红尘,
努力去实践自己内心的理想。
一个人一生中会有三次长大,
第一次,是发现世界不以自己为中心,
第二次,是发现有些事自己无能为力,
第三次,是明知道无能为力还会去做。
知难而懂得坚持,就是最可贵的成熟。
七月十六的夜里,
苏东坡和好友泛舟赏月。
大家喝着酒,吃着鱼,
一路观望月光水色、临江赤壁,
突然,好友杨世昌吹起悲凉的长箫,
苏轼便问:“为什么吹得这样悲凉?”
杨世昌说:“风景这样美,可人生太短了,
如果能够永远地占有它们该有多好。”
面对这般忧伤,苏轼沉吟片刻,
说:“其实也不必这样忧伤,
更不必去羡慕江水山色的无穷,
世上的风景,你只要全身心去感受,
这一刻享受够了,也就永远占有了。”
可见苏轼虽处于人生低谷,
却有了豁达、超脱的乐观,
能够随缘自适,从无常中得到解脱。
至此,面对不甚如意的人生,
苏东坡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凡事只要看开了,以达观悦之,
就不会纠缠于无尽的苦闷和惆怅。
唯有如此,才会专注于生活每个瞬间,
从那里面挖掘出真实而细腻的快乐。
06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
新党在位时,看他不顺眼,
旧党得意时,又看他不顺眼。
每一次政治上纷争的结果,
先是给他一丁点的希望,
最后又会把他推向人生谷底。
甚至在他六十岁的时候,
短短5年时间里,连降十几个官阶,
由正三品大员降为九品芝麻小官。
那一次,他被朝廷贬官到海南,
“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
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
尽管如此,他依然想着如何好好生活,
晚上坐在炉火旁听烧热水的声音,
泡完脚,精心地修剪一番脚趾甲。
因为他知道,不如意的人生里,
更要用琐碎的快乐去支撑。
在惠州的时候,
苏轼写了一篇《记游松风亭》。
那时,他经常去登一座山,
山上有个亭子叫松风亭,
以前都很好,一下就登上去了。
突然有一天,有点奇怪,登到半山腰,
实在走不动了,苏轼就坐在一个石头上,
望着那个松风亭想:“这可怎么办呢?
还有这么长的路,我都登不上去呀。”
可后来,苏轼突然问自己:
“我这是干什么呢?
为什么非要登到那个高顶上去,
难道人生就是不断地必须往上爬吗?
为什么我现在不能做一个决定,
我从半山腰上站起身来,
拍拍身上的尘土,然后我下山了,
我一样可以生活得很好。”
很多时候,人们都只顾着上山,
却忘记了该如何随遇而安。
苏东坡《寒食帖》
苏东坡《潇湘竹石图》
历经劫难后,苏东坡离开海南,
却在常州一病不起,弥留之际,
好友维琳方丈在他耳边大声说:
“端明宜勿忘西方!”
说这时候,你该想着西方极乐世界!
苏东坡却以“着力即差”回复。
在他看来,我用心地活过每一天,
哪还需要一个独立的极乐世界呢?
那之前,途经金山寺,他曾总结一生: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没有建立政治上的伟业,
回顾一生,他把生活极窘的三地,
视为来到这世上的重重历练,
视为自己一生最重要的功业。
在人生最后时刻,他终于领悟到,
一个人在苦难岁月里的不断超越,
远远比心中理想的到达更重要,
当他跳脱世间功与名的束缚,
不因行路之艰而失去行路之趣,
这才是人生最伟大的修行。
—END—
原标题:《苏东坡:生活不尽意,唯有尽力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4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