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沙湖 >> 沙湖资源 >> 正文 >> 正文

竞逐双碳新赛道,盐城争当绿色转型典范

来源:沙湖 时间:2023/1/19
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m.39.net/news/a_6169066.html

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称号;空气质量连续多年江苏全省最优、全国前列;全市林木覆盖率25.1%,成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成为长三角地区首个千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城市……一幅以生态为底、绿色为径的幸福美丽画卷正在盐城生动铺展。近年来,盐城守护独特生态资源,在“双碳”目标下竞逐新赛道,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着力打造“两山”理论实践典范。

图说:滩涂湿地盐城市委宣传部供图(下同)

湿地之美走向世界

黄海湿地,海风和潮水交替作画,“滩涂丹青”让人惊艳;海风吹动,苇荡作响,万鸟翔集,结伴的麋鹿在滩涂上奔跑……盐城拥有太平洋西岸和亚洲大陆边缘面积最大、生态保护最好的77万公顷海岸型湿地,是全球9条鸟类迁徙通道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的重要补给站。

被称为“高地”的条子泥亩高潮位候鸟栖息地,是国内第一块固定高潮位候鸟栖息地,也是盐城落实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理念、开展生态修复的代表。

年,盐城将“NbS”写入市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切实强化山水林田湖草协同治理”。值得一提的是,盐城“以恢复鸟类栖息地为目标的基于自然解决方案——盐城黄海湿地遗产地生态修复案例”入选“生物多样性+全球特别推荐案例”。

“生态”如何破界跨界闯世界?加快绿色转型,做足“海”的文章;坚持生态文明破题,以生态合作引领开放发展……以独特的湿地之美,盐城正从沿海走向世界。

图说:勺嘴鹬

提升产业“含绿量”

厚植绿色家底,铺染发展底色。年盐城净增造林1.65万亩,退化林修复低产林改造更新造林面积1.35万亩,抚育森林7.6万亩,培育珍贵用材树种万株,建成省级绿美村庄71个,全面和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任务目标,净增造林占年度目标的%。

拥有长三角最为优越的自然生态、最具规模的绿色产业、最富潜力的碳汇空间,盐城努力把生态资源转化为支撑盐城绿色发展的金山银山,逐步构建新能源全产业链生态体系,不断提升产业转型发展的“含绿量”。

年,盐城全市新能源累计发电量.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6%,占江苏新能源发电量比重达32.6%,占全市全社会用电量59.3%。目前,该市已拥有多家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形成东台、大丰、射阳、阜宁、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五大新能源重点板块,构建基本覆盖资源开发、装备制造、科创研发、配套运维等全产业链生态体系。

世遗效应加速转化

后申遗时代,去条子泥观鸟,“滩”玩,看日出;到黄海森林公园骑行,度假,“森”呼吸;赏鹤舞鹿鸣、看勺嘴鹬卖萌等黄海湿地特色旅游备受游客追捧,成为世遗品牌效应加速转化的生动写照。盐城正迎来着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的乘法效应。年,世遗产品游客接待量占比超40%,同比增加32%,“全景世遗”逐步显现。 

“生态+”旅游、康养等业态蓬勃兴起,金沙湖获评全省首批生态样板河湖,九龙口、大纵湖创成国家湿地公园,大洋湾创成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大丰创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东台条子泥全年累计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黄海森林公园美居酒店、鹤里渔乡民宿等一批特色项目依次开放……

以丹顶鹤、麋鹿、勺嘴鹬为原型打造的“黄海湿地吉祥三宝”城市IP形象热度不断攀升,通过卡通艺术的形式,成为盐城世界自然遗产地保护和文化旅游的宣传员和代言人。

向海而生,因生态兴,未来已来。盐城,正在将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转化为发展优势。

新民晚报记者唐闻宜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