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学而优则仕”,踏上仕途并不容易,“十年寒窗无人向,一举成名天下知”,“结果”虽美妙,“过程却很长,这且不说,即使当了官,谁又能保证一帆风顺、步步高升呢?
现在的学生十年寒窗也不比古人差元人查德卿曾感叹“如今凌烟阁一层一个鬼门关,长安道一步一个连云栈”,这或是极而言之,仕途艰险却是很多人的切身体验。这样,学会化解矛盾,努力做好自我心理调节,就是很重要的事情。宋代大文豪苏轼,堪称这方面的榜样。
书中自由颜如玉苏轼不像他的父亲苏老泉那样晚才考中进士,他与弟弟苏辙都属于早达者,二十出头就中了进士,大名在外,踌躇满志。但是,由于他对王安石变法持有异议,在出任几处州郡长官之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被捕下狱。
出狱后被贬官黄州,当了一个小小的团练副使。作为“罪废”的“逐臣”,不仅精神上倍感压抑,生活上还非常困顿。他先是住在定惠院,家属来后移居临皋亭,在这江边的驿亭,苦遭太阳的暴晒,因为生活的窘迫,他不得不在营房废地上盖屋、种地,在他的“东坡”上躬耕觅食。他不但不能实现自己“涤荡振刷”的济世之志,而且连养家活口都很困难。
苏轼画像此时的苏东坡,虽也感到苦闷,不免有消沉情绪,但是他毕竞挺直了脊梁,努力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极力化解内心的痛苦,表现出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东坡的乐观、旷达,同他的学生秦少游相比,更见突出,可明显看出二人的不同。
少游困顿场屋二十年之后,才考中进士,登上仕途,所以虽只做了一个很小的官为秘书省校对黄本书籍,过着靠人送米接济的生活,他还是很满足地写出了“出门尘涨如黄雾,始觉身从”天上归的诗句。但是,由于他被看成是苏轼一党,也遭贬谪,在被贬处州时,他所作的《千秋岁》词,就流露出深深的悲慨,此词的最后几句最可见之:“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以至于当他的朋友衡阳太守孔毅甫读到此词时,感叹少游正当盛年,却出语如此悲枪,恐其将不久于人世。
秦观画像苏东坡却很不同。他固然也在他的名作《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叹“人间如梦”,却又对自己的早生华发释以自笑多情,同中如画的江山,英雄的历史,形成了豪迈、雄奇的基周,终难抑其积极向上的精神。
此时,苏轼四十七岁,虽为自己不能像周瑜以青年统帅的身份建立丰功伟业而遗憾,又终不为被贬面消沉,他既从游蕲水清泉寺见兰溪溪水西流的地理现象中,借题生发,以《浣溪沙》词发其“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感悟,表现出乐观的人生态度:又借道中遇雨的经历及体会,表明了自已面对忧患的处世哲理。
苏轼请看他作于元丰五年()的《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一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从此词的小序中,我们就可以知道苏东坡与其他人的不同。当途中遇雨之时,同行诸人都很狼狈,只有东坡人不为风雨所动。有了这份泰然,似乎风雨也被感功了,天空很快就放晴。东坡从大自然的风雨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就写下了这一首词。
自然界经常会有风风雨雨,人世间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能将这种面对风雨而不觉的态度移到人生忧患上,那么,也就能安之若素、处变不惊,虽履危难而若行平地。待到行经艰险,到达彼岸,就会如同经历风雨之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只要无所提惧,也就走过来了。
我们切不要以为“料峭春风吹酒醒,是如同流行歌曲所唱的“留一半清醒留一半醉,酒意尚未全消而故作状语,尽管苏东坡是得之于庄子“任天而动”的思想,却将消极变为积极,消解了在逆境中的“戚戚”之情,而以开阔的胸怀,做到坦坦荡荡,如《易经》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苏东坡苏轼与秦观都是愈贬愈远,苏轼即使到了非常落后的海南,依然豪气不减,秦观却愈来愈气馁。宋代惠洪《冷斋诗话》说:“少游谪雷(州)凄怆,有诗曰:“南土四时都热,愁人日夜俱长。安得此身如石,一时忘了家乡。’苏东坡《雨中诗》曰:‘平生万事足,所欠唯一-死。’有英特迈往之气,可畏而仰哉!两相对照,苏轼“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人生态度无疑是更值得我们学习,在今天,仍可以给我们以足够的启示。
苏轼词集(国学典藏)京东月销量好评率99%无理由退换京东配送官方店¥48购买因此,想要了更深一步的了解苏轼,须有一本优质的关于苏轼的书,我推荐这本由上海古籍出版《苏轼词》,一直以来,《苏轼词》为世人所重,傅幹《注坡词》奠定了今存苏轼词集的规模。现经刘尚荣先生修订整理,傅注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揭示与提升,更方便读者的阅读和深一步理解。
我是悦熙笔谈,一纸一笔,分析文化脉搏,用自己的半生经历和你一起品读文化的魅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