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沙湖 >> 沙湖发展 >> 正文 >> 正文

武汉今年要建3座公共停车场,都在中心城区

来源:沙湖 时间:2023/6/28
第一家白癜风医院 http://www.gs218.com/

4月10日,华中最大智慧立体停车库主体钢结构封顶,预计将于7月投用。该车库位于武汉经开区人工智能科技园,面积平方米,可停放辆机动车。这也是华中地区最大、停车数量最多的智慧立体停车库。

同时目前,我市还根据不同地段、不同建筑特点,建设各种立体机械停车楼、智能停车库、超大型地下停车场、地标特色停车楼等特色纷呈的停车设施。

全市正在新建

3座公共停车场

武汉市停车场及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指挥部介绍,从年至年,我市累计新增停车泊位约57万个,超额完成建设目标。其中,新增公共泊位约27万个,占新增停车泊位总量的47%。

作为武汉市公共停车场的建设和运营单位之一,武汉城投停车场投资建设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正在建设3座公共停车场,分别位于:

武昌区津水路与白沙洲大道交会处的梅隐寺立体停车库(个车位)。位于武昌区的中北路立体停车库(个车位)。位于洪山区沙湖港北路与三弓路交会处的沙湖港北路停车楼(个车位)。

智能停车库越来越多

位于武昌红巷的智能车库,车主刷卡直接取车。

市民可发现,不少中心城区停车难的地方,都有可自动停车的智能停车库“身影”。位于武昌红巷的智能停车场,车主刷卡后,车库门打开,只需在声光系统引导下,将车辆停放到位,提示灯显示“OK”后,打正方向盘,熄火下车。取车时,刷卡,系统自动取车至车厅,车库门打开,车主把车开出来即可。“没想到中心城区还有一座智能停车库,好先进啊。”前来红巷参观武汉市革命博物馆的不少游客都觉得十分方便。

资料图:玫瑰东村立体停车库。

位于江岸区六合路的公共停车楼,占地面积仅平方米,充分挖掘地下空间,连通周边高楼地下空间,建成地下5层全智能平面移动类机械车库,提供停车泊位个,是武汉投入运行的第一座地下智能停车库。

据了解,在武汉市停车场及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建设工作指挥部统筹指导下,我市创新停车设施建设样式,打造样板工程,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取得良好效果。“已建成的武昌政务中心智能车库、洪山区政府中心立体停车库等一批智能公共停车库,极大缓解办事群众停车难的问题,也带动一批智能停车库的建设。”该工作指挥部相关人士介绍。

资料图:鹦鹉美食街立体停车库。

3年来,新型机械式立体停车楼(库)现身武汉街头,在狭小空间里发挥大作用,成为我市停车设施发展的新引擎。

老旧小区、医院停车

今年将重点推进

过去3年围绕老旧小区、学校、医院、公园景区、交通枢纽等市民反映最强烈的停车痛点,市工作指挥部协调督促各区和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工作力度,建成了一批公共停车设施,极大缓解市民出行停车难问题。

“今年,指医院停车场、老旧小区改造停车场、智慧立体停车场建设进行,并加大停车设施土地供应力度推进工作。”市工作指挥部相关人士表示。

在城市停车场建设中,也面临不少问题。作为城市规划专家,武汉市交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郑浩南建议,首先,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公共停车场建设,尽快出台政策解决建设用地取得难的问题。“另外,目前亟待解决停车问题的是老旧小区、医院、学校三大块。”他建议,将改善停车问题融入老旧小区改造工作中,借助市指挥部的力量,各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推进;医院停车问题,医院和政府加大投入,新建一批停车泊位,同时实行差别化收费标准,医院停车泊位真正为患者使用;建议学校学习其他城市的先进经验,将地下空间打造成停车和接送学生的空间。

(长江日报记者陶常宁通讯员李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