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沙湖 >> 沙湖发展 >> 正文 >> 正文

东坡先生那天淋了大雨,但我很快乐

来源:沙湖 时间:2022/9/24
北京最好的皮肤科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50708/4652392.html

宋神宗元丰五年()春,这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这天,先生与友人同行出游,遇大雨……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东坡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他集书法,绘画,文学于一身,是世上不可多得的人才,就是为官一任,也曾造福一方百姓。留下了无数为后世可供传颂的故事。暂且不谈这些……

此词为醉归遇雨抒怀之作。词人借雨中潇洒

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全词即景生情,语言诙谐。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可以说是全词的点睛之笔,是词人在大自然不断的变换中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也结合了自身之境遇所抒发的感情。

自然界的雨晴无非寻常之物,人生经历中的荣辱得失又何必念念不忘?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

“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朝堂政治中的“风雨”和人生悲惨事情。

唐诗宋词之美,美在意境也!

一蓑烟雨任平生。古往今来,多少人受此感染,坚定出世之心,少了些蝇营狗苟。世上熙熙,皆为利来;世上攘攘,皆为利往。常怀出世之心,方得自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