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客户端电7月4日,武汉普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4日,武汉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通气会发布,今年入梅以来,武汉已遭遇7轮强降雨,其中小时最大降雨量87.4毫米,已超30年一遇水平。预计未来一周(7月4日-8日),还将迎来一段较强降雨集中期,本月上旬还有2到3轮强降雨。
今年6月8日,武汉正式入梅,较常年偏早9天。截至7月2日,不到一个月,武汉已遭遇6轮强降水过程,其中27日-29日,全市出现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为入梅以来最强暴雨过程。7月4日,第七轮较强降雨过程又迅速拉开帷幕。
入梅以来,截至7月4日11时,武汉累计降水量达-毫米,其中中心城区-毫米;新洲-毫米;黄陂-毫米;东西湖-毫米;蔡甸-毫米;开发区-毫米;江夏-毫米。除江夏较历史同期偏多四五成外,大部地区较历史同期偏多八成至1.3倍,局部偏多1.5倍以上,累计雨量最大的是在武汉体育中心,达到.1毫米。
今年入梅后,小时雨强较大的主要发生在夜间,如黄陂刘家山66毫米(6月16日1-2时)、蔡店乡62毫米(6月16日2-3时),汉南邓南55毫米(6月12日20-21时),东西湖体育中心57毫米(6月12日20-21时),新洲区辛冲66毫米(6月9日20-21时)。同时雷电活动频繁,截至7月4日11时,武汉市共发生闪电次,是5月闪电总频次(次)的近1.9倍,特别是6月12日晚上,发生了武汉市今年以来最强的雷电活动,闪电频次达次,并伴有7-9级雷暴大风,最大阵风出现在江夏金口航道码头,风速达25.2米/秒(10级)。
今年入梅以来武汉市主要天气气候特点如下:
一是入梅时间早,降水过程频繁。6月8日武汉正式入梅,较常年偏早9天(平均6月17日)。截至今天,武汉入梅以来共出现7次强降水过程:9~10日大部中到大雨,局部暴雨或大暴雨;12~13日全市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15日晚上黄陂东北部和新洲西北部山区出现分散性暴雨或大暴雨;20~22日全市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27~29日全市大到暴雨,部分大暴雨,为入梅以来最强暴雨过程;7月2日全市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
二是降水总体偏多,分布不均。除江夏偏多4~5成外,武汉大部地区较历史同期偏多8成~1.3倍,局部偏多1.5倍以上。累计雨量最大的为武汉体育中心.1毫米。
三是降水夜间强度大,强对流天气多发。入梅后,小时雨强较大的主要发生在夜间。雷电活动频繁,截至7月4日11时,武汉市共发生闪电次,是5月闪电总频次(次)的近1.9倍,特别是12日晚上发生了武汉市今年以来最强的雷电活动,闪电频次达次,并伴有7-9级雷暴大风,最大阵风出现在江夏金口航道码头,风速达25.2米/秒(10级)。
武汉市气象局方面介绍,4日凌晨到上午南部中到大雨、局部暴雨,北部小雨。降水中心主要位于蔡甸、开发区、武昌、洪山、东湖高新区和江夏北部。4日00时~4日13时,最大雨量为洪山第二师范站92毫米,最大小时雨强为洪山第二师范站30.2毫米(4日05~06时),全市个加密自动站中雨36站,大雨69站,暴雨20站,分别占比20.2%、38.8%和11.2%。
据最新资料分析,预计7月4-8日,武汉将有一段较强降雨集中期,大部地区有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过程累计雨量-毫米,局部可达毫米以上,小时最大雨强40-60毫米,局都80毫米以上。其中,4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5~6日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7-8日中到大雨,局部暴雨。
此次降雨过程具有持续时间长、累计雨量大、致灾风险高等特点,为此建议:
一是加强防范强降水可能引发的城市内涝、农田渍涝、中小河流洪水和山区山洪、滑坡等次生灾害。
二是加强监测江河湖库的水情汛情,确保防洪安全。
三是加强防范恶劣天气对城市运行、交通航运安全的不利影响。四是提前做好强降雨对高考影响的防范应对。
6月29日,武汉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城市排渍Ⅲ级应急响应。截至7月4日上午8时,全市已有13个区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据悉,长江、汉江先后于6月30日突破设防水位,前者超设防时间比去年提前12天。截至7月4日14时,长江汉口站水位26.07米,超设防1.07米,超设防4天;汉江新沟站水位27.03米,超设防1.03米,超设防4天;根据最新预测,7月6日汉江新沟站将超过27.5米的警戒水位。
此外,府澴河超警戒水位,目前超警戒水位3天;滠水超设防水位2天;倒水、举水在设防水位上下浮动。
入梅以来,全市重要调蓄湖泊水系水位上涨较为明显。目前泵站持续开机,加强抽排,做好湖泊水系的调蓄。7月4日8时至15时,累计抽排量约万方。墨水湖、南湖、外沙湖水位已降至目标水位以下,其他湖泊水系水位仍在持续预降。
针对6月29日降雨期间出现的多处渍水问题,市防办已下达整改清单,要求各级部门尽快整改。截至目前,全市无明显渍水情况,中小水库运行平稳,河、渠、湖水位处于正常状态。
截至7月4日15时,全市座水库共35座水库正常溢洪,开闸水库座。水库运行正常,暂未发生险情。
武汉市交管局指挥中心透露,截止4日17时30分,未出现影响交通的渍水路段。
据介绍,自从武汉启动“降雨模式”,交管部门的恶劣天气应对预案就开始运行,市、区交管部门成立以汉警快骑为主力的应急小分队,随时应对因大雨导致的交通事故和拥堵警情。
此外,武汉交警还在桥、隧、高架、涵洞等易渍水路段设立了76个观察哨,24小时不间断观测雨水对交通的影响。市交管局指挥中心和区交通大队指挥室,还通过视频巡查以及智慧交通系统,对路面的积水进行监控巡查,一旦发现积水第一时间通报给相关部门,协助积水消退。
入梅以来,武汉12万物业人员取消休息,全部战斗在小区一线。6月1日至7月4日,市、区房管部门巡查队伍累计出动人次,对全市个有专业化物业公司服务的小区进行工作指导,对其中个有地下车库的小区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将64个小区列入今年防汛排渍重点项目清单加强督导。
下一步,市、区房管部门将进一步督促物业企业做好小区防汛排渍工作,重点加强对渍水小区及往年有渍水隐患小区的跟踪督导,组织专家队伍对口开展技术指导,并继续做好值班值守和巡查工作,保障小区居民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工人日报记者张翀)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1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