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广州日报」
未来五年,是东莞市塘厦镇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塘厦镇将全力打造党建强、产业强、城品强、民生强、生态强的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强镇。
8月26日,中共塘厦镇第十五次代表大会召开,塘厦镇党委书记黄贵洪以《聚焦新使命开启新征程努力把塘厦建成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强镇》为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回顾总结过去五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任务。
经济:GDP迈入“亿元”俱乐部
塘厦镇临近深圳,是东莞市东南临深片区中心,也是区位重镇。黄贵洪在报告中提出,未来五年,是塘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塘厦镇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省“1+1+9”工作部署,落实市“1+1+6”工作思路,瞄准深莞深度融合发展先锋、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城市品质提升标杆、共建共治共享示范的战略定位持续奋斗,全力以赴把塘厦建设成为党建强、产业强、城品强、民生强、生态强的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强镇。
塘厦镇力争打造更高质量的产业强镇。至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翻一番,全镇GDP迈入“亿元”俱乐部,年均增速7%以上。塘厦镇将坚持工业立镇、工业强镇不动摇,充分发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实力强的独特优势,加快临深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和规模,重点发展新一代通信设备、新型网络、新型智能终端、半导体元器件等新兴产业,全力打造千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大力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积极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产业链“链主”企业、细分产业链“隐形冠军”企业,全力打造五百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业集群。
同时,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实施稳链补链强链拓链工程,谋划更远未来的产业链招商,重点招引一批“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紧跟产业发展趋势,重点支持发展数字、新材料、新能源、循环经济、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力争在现有支柱产业之外,打造一批竞争力和支撑力更强的产业新支柱。实施重点产业项目包落地攻坚行动,以“保姆”式服务推进重大项目提速落地,加快项目达产达效。
为了引领产业创新发展,塘厦镇将深入推进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持建设企业研发实验室、技术检测中心、孵化器等创新平台,支持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多形式技术合作,并牢牢把握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深化合作机遇,推动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打造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化基地。
报告提出,未来五年,塘厦镇要畅通内外循环,构建发展新格局。大力支持外贸稳增长,鼓励本土龙头企业立足塘厦开展产业链国际布局,支持外贸企业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全面融入国内大循环,引导推动直播经济、短视频+网红经济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园区发展。抓住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大力发展网络消费、定制消费、体验消费、智能消费、时尚消费,通过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打造1-2个区域商业新地标,形成核心商圈,推动塘厦商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汽车消费产业发展,打造东莞临深片区规模最大的汽车展销中心。
城建:融入湾区空间发展格局
在城镇建设方面,塘厦镇提出融入湾区空间发展格局,“一轴两中心四片区”的空间格局更加优化,中心区引领作用明显提升,片区发展有序推进,城市品质与深圳差距大大减少,力争实现同城相融。
未来五年,塘厦镇将把握好赣深高铁建设机遇,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及周边景观整治,在确保南站如期通车的基础上,全面加快南站片区土地开发,促进周边城市品质明显提升,全力把南站建设成为集多种交通方式为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站和塘厦“未来城市”形象的标杆地区。
不仅如此,塘厦镇还将加快推进城市更新行动,开展镇村工业园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市场力量参与旧改,推动若干个“工改工”连片改造项目完成单一主体挂牌招商并动工建设;强化人居环境整治,推进城市品质提档提级。对标国内先进地区,以促进产业、人才、环境共荣共生为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新一轮城市品质提升,以一系列的示范点以点带面引领推动乡村振兴工作;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创新,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数字智慧监管系统,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体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省级试点。
民生: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
报告还提出,塘厦镇将增进民生福祉保障,全力打造更加有序、更加幸福和谐的基层共建共治共享示范。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全力推进教育扩容提质攻坚战,稳妥落实“民转公”,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完善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健全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擦亮“民生大莞家”等品牌项目,切实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
支持以创业带动就业,全方位提升稳就业促创业服务能力,保障实现更高质量创业就业。大力打造创业者之歌、敬老月系列活动、文化精品汇演周等三大文化品牌,探索文化体育工作市场化、智能化管理新模式,加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统筹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和福利体系。规划建设新敬老院,打造集助餐、文化娱乐、康复保健、长者学堂等为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平台。加快“三限房”和安居房建设,增加保障性住房,扩宽安居房筹集渠道,完善住房安居保障体系。
融合:打造深莞深度融合发展先锋
以建设莞深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依托,塘厦镇将在规划引领、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城市品质、社会民生等方面向深圳学习、与深圳对接,全面对接和融入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同时,借助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窗口期,加强与深圳规划编制对接,结合塘厦在莞深中部的先发优势,加速推进交通互联、产业互融、管理互助,将塘厦培育为莞深交汇地区的新增长极,打造莞深中部区域融合发展先锋。
加速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形成区域轨道、高快速路以及主要干道互通互联的内外立体交通体系,使塘厦成为莞深港“1小时生活圈”的核心地带。加快推动塘厦轨道交通线路与深圳线路规划对接。完善塘厦高快速路网体系,加快沙湖大道、泗黎路等道路向南衔接深圳,完善对接周边镇区路网,有序改造提升镇内道路,大力整治交通拥堵点,改善镇内交通“微循环”。
数读塘厦过去五年:
1.年,塘厦全镇地区生产总值达.67亿元,五年连上两个百亿元台阶;人均生产总值突破8万元,接近高收入国家或地区水平。
2.规上工业企业数量实现翻番,规上工业总产值与增加值比年分别增长65.7%和70.3%。
3.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强镇,建成1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1家省级工程中心、9家市级工程中心,以及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五年新增高企家,总数达家;研发投入34.65亿元,实现翻番。
4.全力打响治污治水攻坚战,落实中央环保督查整改,推动家重点排水户完成雨污分流,完成个明渠排污口和个暗渠排污口整治,建成截污主干管网30公里、次支管网公里、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13座和一体化处理设施8座,推动2家污水处理厂完成提标扩建,完成14个内河涌清淤工程,石马河旗岭断面全面消除劣Ⅴ类、实现基本达标。5.五年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个,实现幼儿教育“”目标;合作共建广东医科医院,完成18个社卫站点标准化建设,卫生保健网络体系基本形成。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李直建通讯员:塘厦宣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童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