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沙湖 >> 沙湖新闻 >> 正文 >> 正文

苏轼一首词教你摆脱年龄焦虑,老去的只是年

来源:沙湖 时间:2023/3/26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花谢了还会再开,但是人的年龄却是一去不复返,这个道理人人都懂。

这或许是我们普通人的认知,宋朝著名大文豪苏轼,偏偏看到了不一样的结果,写出了”谁道人生无再少“。读到此句忽然明白:青春不仅仅是年龄和容貌,还包括年轻的心态。自然规律不可阻挡,我们无法保持年轻的身体,但是可以保持一个年轻的心态。

一起读苏轼的《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找回年轻的自己。

诗歌赏析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苏轼〔宋代〕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溪水边野生的兰草,刚刚长出了新芽,溪水流过,兰牙显得更加青翠。松林间的沙路,被雨水冲洗得一尘不染。黄昏时分,下起潇潇细雨,传来阵阵子规的哀啼,一片萧条景象。

面对萧瑟的景象,一般此人都会开始感伤,或想起羁旅漂泊的艰辛,或想起壮志难酬的苦闷,或想起千里之外的家乡,或者是念起心中那个人。但苏轼没有这么做。

谁道人生无再少?谁说人生就是一年比一年衰老,不能回到少年时期呢?门前的溪水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慨时光飞逝啊。

休将白发唱黄鸡,化用白居易的《醉哥》:“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原意是感慨世事匆促,苏轼反其道而行之,劝诫人们不要自哀自怜。

人生缘何不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

苏轼作此词时,正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关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苏轼在《游沙湖》中有详细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

苏轼是为买田而去。苏轼被贬黄州以后,觉得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实现壮志,已经做好在黄州常住的思想准备了,所以一到黄州就开始“求田问舍”,除了想在沙湖买田,还想在其他地方也买几处田。

由于种种原因,苏轼买田的愿望并没有实现,心情低落,所以有“潇潇暮雨子规啼”的颓丧之语,但苏轼毕竟是豁达的人,他从眼前的“溪水西流”中顿悟:溪水尚能西流,人生就不能再少?又何必哀叹衰老呢?

读苏轼的作品,很难不爱苏轼,每当想起苏轼,嘴角总会微微上扬,因为他会让你觉得生活美好,人生可期,给了很多身受挫折的人以生活下去的勇气、继续前进的信心。

诗词感悟

越来越多的人有年龄焦虑,30岁的人羡慕20岁的人,觉得他们真年轻;40岁的人羡慕30岁的人,如果自己也是30岁就好了;60岁的人羡慕40岁的人,觉得自己太老了。以这种心态看待年龄,那么将永远不会感受到自己的年轻,年轻只存在于回忆中。

其实,年龄从来都不是问题,有问题的,是自己的心态。永远不要把年龄看成重要的筹码,人生的意义很多,对自己有一个清醒地认知以后,你会发现,年龄根本不是一个值得焦虑的问题。

即便是白发苍苍,也要对生活、对未来有饱满的追求,因为青春不仅仅在于年龄和容貌,更在于心态是否年轻,只有对自己不放弃的人才不会变老,老去的只是年龄,不老的是心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0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