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多次,或专程、或兼程去过宁夏。
到过煤城石嘴山,看那里的大美风光。
沿贺兰山脉,起伏跌宕的山势,就有黄河、沙湖、西夏王陵、水洞沟等著名风光,特别是古时代的贺兰山岩画,作为一种文化,在风雨中穿越了千年岁月,蜗居在山间,且山上有岩画、冰瀑等等。
贺兰山大美,像一条戴在脖子上的项链,串起一挂翡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银色的沙湖,金色的黄河,古西夏王陵,水洞沟探秘,岩画贺兰山……这么多的宝贝啊。
宁夏,你拿得动吗?
二
阳光下,贺兰山身上这些闪亮的光环,一个比一个亮丽,一个比一个挑起的灯盏辉煌。
沙湖,这个以沙、水、鸟、苇、山为主的自然景观,有着响亮的名片“塞上明珠”。
沙湖有鸟岛, 沙湖,水清亮出无数条魚,芦苇隐藏着多少神秘,沙山起伏勾勒出风韵,鸟岛飞出一个个精灵。
我寻觅着那些神秘。不忍心惊动任何一点静,不忍心打扰任何一盏辉煌的灯盏,不忍心破坏鸟们沉睡的梦乡。
在沙湖,我们就餐时,特意要了当地特产“沙湖大鱼头”,外加三个菜。也许是肚子闹起了“空城计”,菜上一个消灭一个。
据说,为改善沙湖生态环境,对生态进行了修复,使背靠贺兰山这张“王牌”越甩越响。
三
西夏王陵像一个未解的迷。
谜底是什么?
这是千年的东方的金子塔啊。
西夏王陵,背靠贺兰山,手搭黄河与平川,眼望绿满大地,时时变化的、和谐的大银川。
西夏王陵,可是一部历史的教科书。
在贺兰山下,分布着9位西夏王的陵墓,放眼望过去,气势磅礴,粗犷雄伟,犹如一个个“土馒头”高出地平线。
大山,苍茫,平原,乡村,都市,蓝天,河流,把宁夏大地装饰的秀美、大气,诗意,如画卷一般。
在春天,鸟雀们活跃起来,遍地的庄稼开始生长,绿叶把村庄一寸一寸抬高再抬高。举目于贺兰山上,眼望山川大地,幸福银川。
四
贺兰山。一座英雄的山脉。
揭开水洞沟的面纱,需要徒步,间或骑行。
攀上水洞沟,把目光移向远方,谷深峡陡,群峰对峙,虽经风雨持续不断的洗礼,但那些能傲然矗立、壁立高耸、经年不倒的土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其实。明代的藏兵洞和与水洞沟之间,有一段峡谷。峡谷尽头,就是曾令敌军闻风丧胆的军事城堡红山堡。红山堡与藏兵洞,形成绵延十里的地下兵城,可想是多么的辉煌啊。
壮观啊,水洞沟!藏兵洞!
我想,红山堡与藏兵洞在地面上看很平常,就是山经年在风雨的冲刷下形成的皱纹。老了吗?
中国最早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最具中华文明意义的百项考古发现。
独特的雅丹地貌,旋风洞、卧驼岭……奇绝景观,雄浑的旷古神韵啊。
五
古代人把表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刻在贺兰山的岩石上,表现方式既独特又浪漫,审美观、情趣观既生动又活沷。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贺兰山山势雄伟,群马奔腾。蒙古语称骏马为“贺兰”,故名贺兰山,山上植被很少,光秃秃的,山岩画画,画像绝大多数是人面像,另有人物、舞者、天体和马、羊等。最著名的、最经典的就是太阳神画。
贺兰山也有云雾缭绕的时候,此时很美,远观,云雾紧贴在贺兰山上,近看,如细细的雾粒亲吻你的脸庞,湿湿的、凉凉的。
山上有山泉。人说:山有多高水有多高。泉水清彻见底,看得见天上白云飘动。
我看到了,看到了飞流自天而降的气势。
穿越风雨驱车来到贺兰山,面对古人类留下的文化与艺术,我陷入久久的沉思。
风在贺兰山上打旋,在这个春天轻轻地迈动脚步,走走停停。有鸟儿轻轻鸣叫,叽叽喳喳的韵律缠绕在山上。
六千年啊!六千年前的岩画,六千年前的古文化。
六千年的震撼,如今与苍凉、与苍天融为一起。
大美宁夏啊!诗意出画卷。
作者简介:剑熔,真名李建荣,男,系中国煤矿作协会员、中国国土资源作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铜川市作协副主席、原铜川市诗词学会副主席、《江西散文诗》杂志副主编。出版有诗文集《山野风铃》《风牵着的手》《家园书》《矿脉》,长篇小说《凤凰岭》。
投稿邮箱:huashanwenxue
aliyun.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