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风雨一般是发生在盛夏,六月份最多。它来势凶猛,真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疾雷破屋雨翻河。它一改冬春季节的朦胧温柔,说时迟,那时快,让人躲避不及。
古代诗人写春雨的多,写夏雨的略少一些,写得非常成功的就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这暴风雨是综合体,有乌云大风、闪电雷鸣和沙尘雨点,要写出立体感实属不易。
但是苏东坡就是例外,他既观察仔细,又有写作技巧,还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体验。下面三首诗词,他就写出了暴风雨的气势。前两首写得惊悚吓人,后一首却毫无畏惧。
《六月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这首诗就是苏东坡贬谪杭州期间游览西湖遇到暴风雨时写的。从题目可知,写作时间是六月,地点是望湖楼。只有是在盛夏,只有是在望湖楼高处,才有如此的壮观。
这场暴风雨来得凶猛。先是乌云翻滚,云层很厚很深,以致看起来成了黑色,像天公泼下的墨汁。而且云层都在奔跑,都在一刻不停地变幻,看起来像山峰,像骏马。
一眨眼功夫,雨就下起来了。那白色的雨点砸在船上,像透明的珍珠跳来跳去。人们游览西湖遇到如此强烈的风雨,既开了眼界,也确实受到了惊吓。
忽然一阵风贴着山坡吹过来,那遮天蔽日的乌云散了,倾盆大雨也突然停了。从望湖楼往下一看,西湖涨水了,水势浩大,波光荡漾,水与天几乎连成了一片。
《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尊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这首诗是苏轼记叙游览吴山有美堂遇雨的情形,写的也是暴雨。首联就起得突兀,游人正在登高揽胜,突然电光一闪,脚底下响起一阵炸雷。以致有美堂内也是乌云弥漫,一片阴暗。
雷电过后紧接着就是大风,就是暴雨。颔联写有美堂外狂风大作,好像把天际的海水吹得立了起来。那瓢泼大雨从东边越过钱塘江,直奔杭州城而来。
颈联写雨势之急之大,那雨柱下到湖面,就像棒槌敲打着牛皮鼓,发出蓬蓬蓬的声音。西湖满了,就像金樽一时盛装不下,那酒水眼看就要外溢。
尾联突发奇想。如果此时唤醒醉酒的李白,让他用这清凉的泉水冲醒提神,当看到洒珠挂玉般如此壮观的雨景,一定会深有感触,灵感迸发,写出绝美的诗篇来。
《定风波》(上阕)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首词是苏东坡贬谪黄州任团练副使时写的。他在沙湖道上遇雨,雨点穿林打叶,发出蓬蓬蓬的响声,看来雨还不小。同行的人都四处逃散躲避,唯独作者毫无畏惧。
莫去听这些急骤的雨声,他还是照样吟唱着诗歌哼着小曲儿悠然自得地前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这比骑着马走路还要轻快。这些雨有什么可怕的?有了一件蓑衣,就足以应付平生的风风雨雨。
总之,苏轼不愧为写雨的高手。上面这三首诗词都是写的大雨,而且写法上还有所不同。前面两首写游人脚底一声雷,黑云翻墨未遮山,先写雨的来势凶猛,写它的混沌与惊吓恐怖。
后面来个急转弯,峰回路转,写风息云散,写雨停后的水天相接。唤起谪仙泉洒面,望湖楼下水如天就是这样,给人以柳暗花明、境界大开、豁然开朗的感觉。
而后一首词《定风波》,通篇则是写对雨的无视,写从容淡定,悠然自得,无所畏惧。苏轼把对雨的描写和人生的政治风雨联系起来,表现出豁达自信乐观的人生态度。
(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6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