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沙湖 >> 沙湖资源 >> 正文 >> 正文

苏轼的快乐占得人间一味愚

来源:沙湖 时间:2025/4/10
上海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250401/y9vcz5u.html

许多时候,在芸芸众生中,常常责怪自己愚笨。

跟很多人比起来,在生活的实用主义上,总是捉襟见肘。

读到苏轼的“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时,不禁笑了。

《南乡子·自述》

宋·苏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馀。睡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苏子静静享受秋凉,清风,饱睡,闲适,阅读。此时的感受太自在,太美好。

这时的状态,无案牍之劳形,远离功名之事,离真实的自我更近了。

在这世上活着,要说有什么才能有什么方法,老苏说他的优点是,拥有一味“愚”之药方。

你说你烦恼,想要快乐的秘诀,老苏就开了这味叫“愚”药给你,你的病,是太聪明。老苏自黑自嘲得太有深意。

这味“愚”的别名,是一份面对生活的天真,如孩子般率真的性情。

老苏的人生中,这份天真性情一直都在。哪怕在人生之低谷处也未失掉。

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这首词,苏轼的自注非常可爱: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即某日与友人同行,在半路上遇雨,没有雨伞,同行的人都感到狼狈不堪,只有我不觉得。

他就那样在风雨中吟咏自若,泰然而行。

在别人看来,像不像个傻子呢?但这傻气,又成就了这首《定风波》的句句经典,展现了一个人在逆境中所能抵达的旷世豁达。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在尘世中鸡毛蒜皮的末端计较,但有小获,以为乐事,以为聪明。

在《红楼梦》中,那位叫王熙凤的女子,是美丽与聪明的化身,但可惜这恰又是她的致命处,“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一个人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心有七窍,势必将外界的累累重负加诸自身,如何承受?

有人天生钝感,少些烦恼。有人天生敏感,寸步难行。

不妨学学苏子,占得一愚。而人的智商,并没有大的差别,真愚的,有几人呢?

只不过,有时候我们选择“愚”,我们需要一种假装不知的能力,之所以这样选择,是为留住一分真,留住一份真,就留住了更多的自我。

我知道你不喜欢我,但我假装不知道。我知道大家在争什么,但我假装不知道。我知道你们在说什么,但我假装没听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只因你将从容走向属于自己的世界,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走向自己所想去的所在。

附译:

初秋的黄昏,竹席渐渐生凉,慵懒地躺在绿色纱帐里。白日里,闲来无事,小睡一会,枕边清风拂过。睡意少减,继续躺在床上,听到外面公堂一片寂静,心想,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徐徐起身,半躺半靠着,看起了床头的书卷。不知不觉间,床头的几卷书就全部看完了。

皱眉挠头,冥思苦想,尝试着吟诵归隐的诗句。忽然发现,近来,自己对功名利禄越来越没兴趣了,越来越不受这些身外之物的拘束。此时此刻,假如有人问我的才能和手段如何?我只能回答:只不过是拥有人间一个愚字罢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