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喜欢苏东坡的同学都知道,他深受释道儒三家的影响。儒家是积极用世的,苏东坡年轻的时候,兼济天下的情怀及其强烈,但是,他的仕途并不顺利,不但不顺,且可以说仕途多舛。尤其是乌台诗案,差点要了苏轼的性命。他被放逐了很多地方,黄州,儋州,杭州,徐州,苏东坡的仕途轨迹几乎串联了整个北宋的版图。自题金山画像心似死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面对仕途的失落和打击,他并没有萎靡不振,他在抗争,他在困顿中坚持自己治国的理想。而当他的这些理想无法伸张的时候,他也曾苦闷过,痛苦过,彷徨过,但他并没有消极地放下内心的坚持,他从佛道中寻找精神寄托,却成就了他历经患难之后的从容,淡泊,旷达和洒脱,一如他在《定风波》中所写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经历了人生的风雨之后,也还会有彩虹出现。这风雨,可能是凄风苦雨,也可能是春风春雨。风雨过后,会感觉到寒冷,却也还有一襟晚照,有一丝温暖,有一丝希望。这是儒家入世的态度,风雨之后的彩虹,悲欢离合,阴晴圆缺,总在对立中转换。离开一方,便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另一方。这已经是很好的境界了,但苏子的追求并没有到此止步。我们知道,苏东坡有很多朋友,三教九流,中年之后,尤其对僧家的朋友情有独钟,大苏游赤壁,更有佛印相随。尽管这一生他都未曾脱俗,但他一直努力让自己追求佛家中的“无差别境界”,即“万法唯心所现”达到这个境界。风雨也罢,晴天也好,不过是世间的幻象,正如《金刚经》上所言,“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时的苏东坡,思想升华了,境界升华了,真正做到了宠辱不惊,去留无意,随遇而安。他的旷达,淡泊,超然,也在这里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如梦令?有寄苏轼宋为向东坡传语。人在玉堂深处。别后有谁来,雪压小桥无路。归去。归去。江上一犁春雨。回归自然,归隐田园,苏东坡想做一个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行香子?述怀苏轼宋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浮名浮利,虚苦劳神。叹隙中驹,石中火,梦中身。虽抱文章,开口谁亲。且陶陶、乐尽天真。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但他真的做到了吗?《满庭芳?归去来兮》北宋苏轼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邻里二三君子,会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遗之。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苏轼终究无法成为陶渊明的,他人生的风雨太多太久,他不能像陶渊明一样躬耕田园,而只能在贬谪和流浪中体悟“此心安处是吾乡”。杭州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黄州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儋州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乌台诗案后,他的人生是在生生死死和大起大落中度过的,而正是这样生死极限的人生经历,让他回到了内心独有的精神家园,在释道儒中都留下了他独特的踪影。儒家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君子固穷穷且益坚道家超然物外我欲乘风归去羽化登仙佛家无差别心看世界平常心看世界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首词既是写景,也是在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苏轼在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以上几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入世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出的。如果心静,世界自然清静。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定风波之后,苏轼的思想升华了,人生境界升华了,“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但他的升华并不是做个完全的隐士,他并没有跳出三界外。佛家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为外物所系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太在乎,要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观天上云卷云舒。苏东坡虽没有出脱红尘,却成就了一片新天地,诗词的新境界,而这一切,都是他对自然,宇宙,人生感悟之后的大超越,当然,他也得到了人生的大境界。晚年流放海南岛后,他写下了另一首诗《独觉》:“潇然独觉午窗明,欲觉犹闻醉鼾声。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人生中的风雨,磨砺了他的斗志,更成就了他的人格境界。同学们,每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躲避得了风雨。风雨也好,晴日也罢,二者共同构成我们生活的外部世界。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由很多个风雨与晴日组成的呢?学习了苏轼的《定风波》,你们是不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辩证法呢?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7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