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沙湖 >> 沙湖资源 >> 正文 >> 正文

苏轼,莫听穿林打叶声,在苦难中成长

来源:沙湖 时间:2023/2/15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一座丰碑,没有人能够超越他。苏轼给人们留下了太多的想不到,苏轼的坚韧不拔精神让人崇拜。最能体现苏轼乐观主义精神的诗词就是他的一首《定风波》,读完这首词之后让人感觉神清气爽,让人获得了很多正能量。很多名人对这首诗词的解读更是精彩,让我们对人生的领悟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作者:苏轼宋代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的人生境界很高,一般人还真是达不到。苏轼是人们成长的范本,人们都将他作为榜样。苏轼写下这首词时,说道“谁怕?”,其实苏轼也害怕过,这才是真实的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苏轼被贬谪到黄州,官差来抓苏轼的时候,苏轼也害怕了,在半路上,苏轼两次想要自杀,但是没有成功,幸亏看管他的解差看管的比较严。

苏轼后来在总结自己的时候,说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是三个流放之地,为什么苏轼要这样说呢?因为苏轼认为在这三个地方,精神得到了升华,苏轼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一个人最大的收获就是精神上的收获,尤其是对于苏轼这样伟大的人物。金银财宝在苏轼看来都不值得一提,这些都是身外之物。

在黄州,苏轼实现了“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是心态的巨大转变。到了惠州,苏轼“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这也是苏轼精神境界的巨大提升。最后,被悲惨的是流放到了海南岛,谁都认为苏轼回不来了。但是苏轼神奇地回来了,并且他在那里生活得很好,继续发光发热,还写下了著名的诗句“我本儋耳民,寄生西蜀州”,这个境界就更高了很多。我到了海南岛才知道,我苏轼原本应该是海南人,生在眉州生错地方了。他的境界彻底实现了“此心安处是吾乡”。

一个人即使在痛苦不堪的日子里,完全可以放松自己的心情,去做一些有意思的事情,至少是去做一些开心的事情。这样才可以让人生更加美好。成功者就是如此,他们总能以自然豁达的态度来对待每件事情,能够接受任何结果,无论好与坏。从不抱怨命运不公,他们有毅力,有耐心,遇到困难时,他们坚韧不拔的突破苦难。

当一个人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时候,当一个人能够把控自己内心的时候,这个人就已经很强大了,就能够无往而不胜了。因为没有谁能够打败他的内心。一个人的强大一定是内心的强大,一个人的幸福一定是内心的幸福。我们要从现在做起,做一个如同苏轼一样具有强大内心的人,这样我们的人生将会更加精彩。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5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