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天晚上赵超安排好了马头山行程,说还邀请了两位艺高胆大的女将,永梅与爱玲。天气预报有雷阵雨,本来对行程不报希望,早晨起来得悉因为永梅的诚心祷告,今天无雨,对爬山的执着与热爱感天动地!此一喜。赵超临时有事,缺席今天的活动,安全缺了一道保障,此一忧。阎宾、两员女将和我仍决定行程不变。
马头山位于槎山主山脉之南,牧云庵之西,紧靠黄海。我们从最西边的山峰南坡起爬,由于路径不熟,只能向有裸岩的方向行进,遇到难关现场想办法解决。
在山二分之一的高度,终于到达一面岩壁。起初坡度稍缓,可以放低重心,双腿微弓,从容上行;随着坡度变陡,需要双手撑住岩面爬行,坡度越大,身体放得越低,到岩角大于六十度,身体紧贴岩壁,手足不能着力;继续上行,身体下滑,危险不可控制,先向右趋行,到达一个稍显内陷的石盆歇歇脚。向北峰顶方向,坡度越来越陡,距离长,岩面光滑,借助绳索也不易登顶;向东(石盆之上)尽处是石壁边沿,窄狭,骑行可爬到石壁肩部。石盆向上两米多高,稍前倾,阎宾蹲身双手反抄做垫,永梅扶壁站起,借闫宾站立上送之势,身轻如燕,安全美妙地骑上石壁边沿。在几十米高的石壁上与同伴作这样高难度的动作,体现出彼此高度的信任,也体现出团队的力量,同时也是对自己的身体素质、技术及胆识的弥足自信。永梅在石壁肩部放下救援绳,用飞虎爪勾住一个浅石痕,双手按住防止跳脱。爱玲、闫宾训练有素,爬的专业轻松。我虽进退维谷,也只能选择上,把绳子在腰上打了两个活结,然后牵着绳子到稍缓的地方开始攀登。身体稍后仰,脚垂直蹬壁,双手交替上攀,双脚一步一个脚印,不慌不忙,如闲庭信步,背着口诀,走壁的感觉真得挺美。以前不得已时也用过绳子,要领不对,身体前倾,仅靠臂力拉升,特别耗费体能,甚至有时几乎到力竭,对用绳在心理深处忌讳恐惧。这一次,虽然还是害怕,冷汗泉涌,但还是勇敢地做了身体后仰自以为危险的动作,感到了些许轻松,阎宾也说比以前好多了。多一分经历,多一分领悟,多一分收获,下一次一定会更从容些。石壁肩部向东有一条石缝,七八米长,可容人爬过。两位女伴在前,我第三,阎宾押后。石缝尽头要折转向下,反身站上下方小平台,再翻身扶住紧靠崖壁的树枝,迈起一只脚站上树丫,乘势将整个身体移到树上,顺着树干滑到地面。可能是一百多年前飞鸟嘴里跌落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今天被我们聪明地用作下山之梯;也可能是童时的后稷预植的希望,一百多年前破土而出,今天专门为我们度厄解困。无论怎样荒诞遐想,这棵树都是神助,有了它的助力,我们完美地翻越了第一座山峰。
永梅放下绳索一二峰间山谷狭窄,谷底大概五六米宽,向上渐次外展,幽暗深邃。这方便攀爬二峰,不用在谷底周折浪费体力。永梅她们在一个石狭处停下。石狭中间刚好可以容人通过,主体山岩直通山顶,分三段,下方岩面有层次,都是向下的突出,无法着力;中间是稍带内敛的斜坡,被流水冲刷得非常光滑;上方是一米多高直立的岩壁。不借助绳索很难攀登。阎宾向中下结合部扔了几次飞虎爪,都没有找到牢靠的抓点,最后一次一块突出的岩石挡住了绳索,绳索绕着岩石被分成两股,这绝对是出人意料的设计,是无心插柳的那种喜悦。永梅身体轻巧灵动,扯紧两股绳,轻松翻上突出的岩石,到达中间段,然后挂上飞虎爪,拖着绳子,扶着岩壁,想要登顶放绳,试了几次都滑了下来。还是采用以前的方法,阎宾也爬到中间段,从中间段向上方扔飞虎爪,挂在上方的崖树上,经过拉扯测试,轻灵的永梅稍借绳力便到达上中结合部,重新固定好绳索后,锛住崖顶的石边,蹬着岩壁,安全登顶;爱玲也是爬山好手,用绳技术很熟练,登顶顺利;我有一峰的经历,自信心有所增加,跨过石狭,拉着绳子,虽然忐忑,也算顺利到达上中结合部,但在锛住上方崖顶石边翻越岩壁时,手拉的位置靠后,向前找不到新的着力点,在高空不敢乱动,只能爬在石头上,还好永梅及时给设了绳;阎宾履尽保护职责在我之后也顺利登顶。
二峰永梅、阎宾合力放绳二峰登顶小憩一二峰没有驴友走过的痕迹,是我们四人开发的新路线,攀爬过程中遇到困难,以阎宾、永梅为主发挥聪明才智,运用团体力量,遇水搭桥,逢山开路,闯关越隘。我们为自己鼓掌欢呼,也深深感悟到依靠自己最可靠,只能依靠自己时,无限的潜能会激发出来。
下了二峰,对面三峰巍峨挺拔,壁立如削,不见有可攀登的路径,顺着驴友走过的痕迹向峰北转去。一路上,避鬼见愁,挪蔷薇条,分树莓丛。揽树干,溜陡坡,测山势之起伏;履腐叶,钻藤蔓,断水文之丰枯。隈隅曲折,羁绊不断,呼朋慎行,拉接相助,欢声暖意,共克艰辛。
峰北攀登难度不大,登顶顺利。峰顶最让人观止的是一道T字型的石隙,宽0.5—2米左右,各长10米多,高5米至不测,带着优美的凹弧直到视力之不及,大自然的鬼斧非人类雕琢所能想象。马头山山峰挺拔但不突兀,岩面光滑布满水蚀点,是典型的海底隆起山脉,这条石隙应该就是海水反复冲击侵蚀而成。沿石壁下行,选在石隙1.5米左右的宽度,方便用力。先撑住上端边沿顺下身体,然后双脚蹬住一侧岩壁,屁股倚住另一侧,面向上身体悬空,撤一只脚抵住屁股一侧岩壁,双手辅助,抬起屁股下行,重新双脚蹬壁并移动到与屁股平行的位置。交替进行上述动作,可达隙底的浅部。抬头仰望,一线天光折射下来,可能比坐井观天的感觉更多一层曲折。到石隙交汇处,眼前豁然开朗,外侧岩壁矮,放进了山光云影,世界是如此的明亮艳丽。这条岩隙深不见底,需要双手扶住高侧岩壁,双脚在另一侧岩壁交替前行。此时豪气荡胸,当年苏轼俯视冯夷幽宫凛然生寒而去,今天我们探考龙王簇馆坦然暇接流连。永梅使出金刚铁板桥的功夫,如一拱彩虹架在石隙间,自然让人惊叹,人让自然生动多彩,这幅图画可能只是山川中之一瞬,一定会成为后来者仿效或想象之永恒,大美醉人,也醉山河。阎宾、永梅不约而同骑在外侧岩壁上,岩壁外是悬崖峭壁,突然雾起云生,他们犹如沧海行舟,不知借来清照的九万里风鹏,能否去到三山?下午一点半我们来到峰顶一块10多平米的石头平台,卸下行囊,准备补给。有女驴友爬山真好,一可以增加勇气,还可以享受美食。她们想得周到细致,补糖的、补盐的,肉食、水果一应俱全。云雾愈浓,如白浪翻卷,如白驹飘飞,可能是大圣捅破了天幔,也可能是八仙的御云脱了缰绳,石台瞬间笼在仙境中。天风激荡,远涛骤至,劲草低吟,清商和韵,仙乐飘飘,饮玉露,吃玉食,莫不是武夷山的纠幔之宴改了场所,抑或是山谷道人邀约谪仙倾倒了白螺杯。
探冯夷幽宫天地灵犀彩虹飞度沧海行舟天地作证弯弓问天离天三尺三槎山戴帽,天要下雨。雨点由舒至密,我们急忙寻路而下,去四峰(马头山)山洞避雨。神奇的是登顶四峰的路就藏在山洞中,是一面湿滑的陡坡,下雨更增加了难度与危险。查看实时天气预报,今天没有登顶四峰的可能,大家一致同意冒雨下山。
下山的路一直穿行在茂林中,不由得涌上东坡老先生穿越沙湖道的慷慨豪迈,“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爬山可以饱揽秀美景色,可以感悟人生道理,可以体味驴友间互相帮助的无私情谊,不殚精利益之纷争,不竭率名声之毁誉,远公卿之门,避形势之途,“也无风雨也无晴”大同人间。
下山了,雨停了,不是永梅祈祷不灵验,上天总会漏出点小偏差,设计点小考验,留下的小遗憾,这样的旅程更容易重温。下山的地点到车停放的地方还挺远,让永梅和爱玲歇着,我和阎宾跑步去开车,和男驴友一起爬山好处也挺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