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沙湖 >> 沙湖资源 >> 正文 >> 正文

苏轼定风波人到中年,懂得与自己和解

来源:沙湖 时间:2022/9/20

导语:苏轼,又名苏东坡,北宋著名词人,词作豪放派鼻祖。他才华横溢却宦海沉浮,一生三起三落,历经沧桑。他的诗词豪迈不羁、洒脱奔放,不愧于“文坛领袖”这样的大家风范。坎坷中的他更练就了豁达通透、超凡脱俗的胸襟,这首《定风波》中的千古名句“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就是他生平最好的写照。

序中说的“沙湖”在黄州东南面30里处。苏轼那天出游,在去沙湖的路上突然下起雨来。他本是带着雨伞的,但途中以为不需要就让仆人先拿回去了。不料后来竟真的下雨了,突如其来的雨一下子搅乱了同行的众人,有的担心衣服要湿了,有的担心鞋子要脏了,大家一片惊慌失措。

其实众人无论紧张与否,这场无处躲藏的雨最终都会打湿他们的衣衫。在苏轼看来,既然是不可避免的事,那又何必为此惊慌失措、狼狈不堪呢?倒不如淡然处之。所以他说:“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这就是苏轼的与众不同。

古语说“任凭雨如注,总有天晴时”,再大的风雨终会过去,所以不必过于在意这一时的得失。果然没多久“已而遂晴”,就雨过天晴了。于是,苏轼从这场雨联想到自己人生中所遭遇的风风雨雨,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定风波》。

这首词写于苏轼“乌台诗案”幸免于难被贬黄州的第三年。刚刚经历了仕途劫难的他死里逃生、被贬闲职,空有一腔报国心却无处施展,所以平日也只能寄情山水以排忧解闷。词人通过描写春日游沙湖,途中偶遇风雨这件生活小事,引申出了人生中的风雨也会不期而至,而自己应坦然面对这些。

历经你死我活的党派之争,大起大落的宦海沉浮,跌宕起伏的人生境遇,让苏轼看淡人生的荣辱。被贬黄州的这几年,成了苏轼思想转折升华的关键时期,我们从他的词中可见一斑。整篇诗词质朴生动、意境深远,表现出苏轼追求真理、超凡超俗的人生境界。

“莫听穿林打叶声”雨点儿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使大家以为雨水马上就要打到身上来了。开篇一句先声夺人,用力量感很强的两个字眼“穿”和“打”,画面感极强地渲染出雨急风狂的场景。但“莫听”两个字把这些全否了,点明面对外界的纷纷扰扰,只要内心平定自然不会受到干扰。

陶渊明写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这是儒家的思想修为。但陶翁的“无车马喧”还仅是喧哗之声,而苏轼所指则是马上降临身上的强烈打击。这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象征着他一生中经历过那么多的迫害。

“何妨吟啸且徐行”,既然已在雨中,不妨就闲庭信步、从容面对吧。“何妨”二字潇洒而又任性,这是在向世人表明心志:我选择的路仍坚持要走下去,过去如何走现在还怎么走,谁也左右不了!这两句表面上是写途中遇雨,实际上表达了苏轼对内心追求的坚定、执着,是他面对人生打击和摧伤时所表现出的一种境界。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苏轼穿着草鞋、拄着竹杖,顶着风冒着雨从容前,便胜过骑马前行的人。“轻胜马”写出了作者搏击风雨、笑看风云的豁达心态。“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由眼前自然界的风雨推及人生中的风风雨雨,是情感的递进升华。表达了苏轼面对人生中的狂风暴雨时依然我行我素、不畏艰难。

最后一句“也无风雨也无晴””乃全文点睛之笔,堪称千古名句,饱含了超凡脱俗的人生智慧。既指自然界的风雨,也暗喻朝廷中的政治风暴以及人生中的风风雨雨。词人从大自然里获得了哲理性启示:既然大自然里的风雨是寻常事,那人生中的政治风雨不也一样吗,个人的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坦然面对即可。

人,不仅在顺境中可以成就自己;即便在逆境中,也能坦然做自己。这既要有超脱世外的心态,又要有坚定明确的人生追求,不随波逐流,不放弃自我。整首词清新写意、意境深邃,表现出旷达的胸襟气度,寄托了苏轼超凡脱俗的人生理想。令读者耳目一新,心胸为之开阔.

这本《苏轼词传》中不仅整理了苏轼的诗,还使我真正了解他的一生,读懂了他的洒脱。唯有等我们真正走进他的诗词才能够走进他的人生,进而学好他的心境。《苏轼词传》还以苏轼的词为主题,从那时候的社会观念与时代背景出发,对苏轼的生平际遇、诗词艺术、社会活动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再现了苏轼以文传世、以官入世的典型宋代文官形象。

除此以外,书中用唯美深情的妙笔将苏轼的一生娓娓道来,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能从东坡的生平中感受到他作词时的心情,进而更为了解这位诗词大家的超脱心境。更为与之一起的还有《李清照词传》《李煜词传》《纳兰容若词传》《仓央嘉措诗传》《辛弃疾词传》,六本书现在搞活动,一共只需89元。

一包烟的价钱,就能让你品读到这么多文学经典,并能从中感悟到大家风范的人生哲理,实在是个机会呀!点击以下领取正版苏轼词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