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遇雨是件很狼狈的事情,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下了这首词。
不用去注意那些穿缩在林间、打透树叶的雨声,只是去放开喉咙尽情吟唱,并且从容而行。我携着的竹杖和穿着的草鞋轻捷得能胜过骑马,还有什么可怕的?我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可以过我的一生。
春风拂过,有些许微凉,吹醒了我的酒意,微微感觉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这首词是词人苏轼在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后的第三个春天所作下的。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却偶遇风雨,但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苏轼的名字我们不陌生,在从小背到大的古诗词中占比颇重。“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这是对他所作诗词的普遍评价。
都说相由心生,但在我看来,一个人写的文章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人的思想和内心,当然前提是建立在是用自己真情实感去写作的。就好比苏轼,诗词用词豪放、不拘小节,行事豪爽,生性旷达、积极乐观,无论身处何种逆境,总是有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不惧他人眼光、无畏世俗常规。
在如今这个有些利欲熏心的社会,与其说我们没有时间停下来看看周围的风景,而是比起风景,我们更想获得的是利益、金钱、权力。条条大路通罗马,生活中有许多条形形色色的道路,但无论是哪一条,只要我们与大众所选的有偏差、有歧义,这条路便被我们周围的人否定,就像喜欢淋雨的人在赶路的人眼里就是一个蠢人在做一件毫无意义的事情。有些人是想要看路上的风景,也不太在意自己的利益,但周围的嘲讽又自以为现实的语气、冷漠但又自认为无辜的眼神硬是把别人拉上一趟加速的列车,一骑绝尘。
“谁怕?”又有何怕。我国近年来愈来愈注重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只要敢想、只要敢做,道路千千万万条,别想着下雨必须打伞、赶路必须得极速。与此同时,我们也无需对别人的做法指指点点,超越道德法律之外,作为公民,我们有权发言。但在道德法律之内,我们不能对别人说三道四。毕竟,发生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