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沙湖 >> 沙湖发展 >> 正文 >> 正文

天吶噜,这部江湖志出世,有没有惊到你

来源:沙湖 时间:2023/7/10

武汉地处古云梦泽地带与水相生相伴素有“江城”之称

又有“百湖之市”的美誉市域内个湖泊

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镶嵌其间守湖之净还湖之美显湖之韵

我们一直在路上

●水韵武汉

今天,《水韵武汉》正式对外发布。这是继年5月28日国内首部地方湖泊志《武汉湖泊志》发行后,全国首部以影像形式制做的地方湖泊志。

由武汉市水务局出品的《水韵武汉》,以《武汉湖泊志》为基础,按照“江河湖库、湖泊先行,分期分批、一湖一篇”的思路,采用航拍和高清摄影技术,用影像形式记录了武汉重点湖泊的自然、人文和生态景象,全面系统发掘武汉个湖泊的人文历史、地理现状、资源特色、治理保护等。

这是首次对武汉湖泊声像档案的收集整理,也是国内首次系统地用视频影像对湖泊进行全景纪录。

目前,市水务局已完成了首批15个湖泊的摄制工作,并以专题片为基础,合成了《水韵武汉》先导片,或厚重,或灵动,或惊艳,镜头下的每个湖泊都静默诉说这独一份的风情,展现新时代武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湖史传千古水韵映华章

武汉市的个湖泊,或云水相依、山湖相映,或碧波万顷、烟波浩渺,或岸芷汀兰、芦苇荡荡,千姿百态,各具风情。

东湖、月湖、盘龙湖三大湖泊,孕育了楚文化、知音文化、盘龙文化,成为武汉城市文化的源流。众多湖泊周边,尤其是东湖、南湖之滨,数十所大学依水而立,延续着城市文脉之神韵。

坚持节水优先,强化水资源管理。城水交融的武汉,正乘着“共抓长江大保护”的东风,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武汉绝不掉队。《水韵武汉》先导片首次发布,完美契合了当前时代背景下的宣传主题。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对武汉而言,也是军运会之年。在十月,怀揣城市复兴梦想的大武汉将站到世界舞台中央。作为我市“喜迎军运会唱响大武汉”城市营销活动之一,《水韵武汉》将向世界展现大江、大湖、大武汉的生态底色,展现年历史文化名城的湖泊人文底蕴,展现新时代武汉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水韵武汉》由景而入,以湖为韵,致力于打造一个开放、共建、共享的传播平台。在不同拍摄阶段,武汉市水务局还将策划开展系列线上线下活动,吸引广大民众参与,并通过融媒体传播方式进行推介。

武汉的湖美水美

水环境和水源地水质如何呢

武汉湖泊水环境保持总体稳定

19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

●武汉市水资源公报发布

今天,武汉市水务局召开水环境状况、水资源公报和水土保持公报新闻通气会,资料显示,年度我市湖泊水环境总体保持稳定,全市城镇主要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

年,全市个湖泊中,除晒湖、杨四泾、泥达湖和李家教正在开展水体治理外,市、区环境监测部门对个湖泊进行实际取样监测表明:

水质类别为Ⅱ类的有1个,占0.62%;

水质类别为Ⅲ类的有10个,占6.2%;

水质类别为Ⅳ类的有51个,占31.48%;

水质类别为Ⅴ类的有53个,占32.7%;

水质类别为劣Ⅴ类的有47个,占29%。

与年同期监测相比,鲩子湖、竹叶海、斧头湖、野湖、柴泊湖等36个湖泊水质好转。

其中,黄家湖、青菱湖、沉湖、任凯湖、柴泊湖等湖泊消除劣Ⅴ类;张毕湖、内沙湖、汤逊湖、梁子湖等35个湖泊水质下降;其余91个湖泊水质保持稳定。

中心城区40个湖泊水体水质总体趋好,其中鲩子湖、小南湖、竹叶海等8个湖泊水质得到提升,水质最好的是鲩子湖、四美塘、车墩湖等湖泊,达到Ⅲ类标准。

新城区个湖泊水质基本保持稳定,其中28个湖泊水质得到提升,66个水质保持稳定,29个水质出现恶化。特别是城郊结合部水质下降明显,包括黄陂区11个湖泊、蔡甸区7个湖泊水质出现下降。

武汉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市在监测的11条主要河流中,长江、汉江、举水、倒水、沙河及通顺河等8条江河水质达到或优于地表Ⅲ类标准;大、中型水库水质较好,全市18个一级水功能区有15个达到其水质管理目标,达标率为83.3%。

与上年比较,全市城镇19个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良好,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Ⅲ类标准。

让我们一起来讲述湖泊故事

挖掘湖泊文化

彰显湖泊之美湖泊之韵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