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滚滚长江与浩淼东湖之间,武汉内环镶着一颗波光粼粼的明珠——武昌沙湖。沙湖位于武汉市武昌中心城区,东邻中北路,南至小龟山,西抵武大铁路线,北达徐东路。现在的沙湖,共有面积3.2平方公里,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也是武汉市区内环线内唯一的湖泊。
桥梁概况
经过近2年的建设,年7月28日横跨湖面的沙湖大桥宣告建成通车,它一头牵起友谊大道,一头携手中北路,采用展翅箱梁结构,被市民誉为沙湖大桥”。
沙湖大桥起于友谊大道,止于中北路,全长约2.6公里,限速60公里/小时。通车后,开车从友谊大道经该桥到中北路仅需3分钟。桥上可开车、骑车、散步、观光,该桥堪称是条“亲民桥”。
桥上机动车道宽约20米,为双向6车道,已铺好沥青,中间设隔离带。主桥两侧各有1条2米宽的非机动车道,1条3米宽的花岗岩步砖人行道(含盲道)。桥栏杆则以硅锰铸钢、方管制成,被精心设计成各种精致的几何图案。主桥两端各设一组步梯,供行人、非机动车上下桥。
该桥是武汉首座、全国第二座大悬臂展翅箱梁桥,速度感、力量感并存。桥面大气开阔,桥底造型则似艺术精品。
它有25个桥孔,每孔跨径43米,24个桥墩就像一只只大花瓶托起桥面。桥体犹如大鹏展翅,“鸟身”宽10米,“两翼”(悬臂)各宽10米,“翅膀”之间还有个凹凸有致的“鸟巢”。施工方精心将沙湖大桥打扮成一座景观桥。他们用10万平方米的涂料,将大桥从“灰姑娘”刷成“白雪公主”;用多盏路灯、栏杆上的水晶球灯、桥侧的轮廓灯,给大桥“戴上钻石”;桥墩、桥下方的个“鸟巢”也装了多盏射灯,使大桥“明眸善睐”。
前期方案
沙湖大桥是青岛路长江隧道武昌岸交通疏解配套工程,北起长江隧道口,与友谊大道立交衔接,跨越沙湖和环湖路,与中北路平交相接。按双向6车道的规模设计,全长约2.6公里,其中跨沙湖段主桥长1.3公里。
根据城市规划,沙湖及周边环境将进行综合治理,重点塑造沙湖大桥两端节点空间形象和滨水建筑界面;湖中将清理出大量的淤泥,其中设想之一是利用淤泥在湖心筑岛,将大桥、沙湖公园和人工岛结合建造,形成地标性景观。
建设单位对沙湖大桥主桥的桥型方案十分重视,组织了11家著名的设计单位对桥型进行研究,共提出了20个桥型方案。通过认真评选,推荐出6个造型美观、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的桥型方案。6个桥型方案分斜拉桥、连续梁桥、拱桥等三类桥型,基本涵盖了适宜湖上建设的各种可行的桥型方案。
方案一:马蹄形斜拉桥
靠湖岸处设置双索面景观斜拉桥,在湖心岛上建设水晶球。斜拉桥塔型独特,与湖心岛上水晶球完美结合,全桥整体造型视觉冲击感强,地标性建筑特征显著。
方案二:展翅连续梁桥
主梁采用大展翅结构,桥墩为花瓶型墩,全桥线形流畅,体现了桥梁作为交通通道的速度感与力量感;大展翅结构韵律感强烈,桥下视野通透,墩、梁造型和谐统一。桥型设计体现了简洁、明快、不张扬的设计理念,还湖面一种静悄悄的状态。
方案三:拱形连续梁桥
拱形连续梁桥外形简洁大方,主梁曲线流畅、韵律感强,既有连续梁桥的通透性,又有拱桥的柔美性;全桥以“静”为主题,每一跨又有“动”的感觉,动静结合而有生气。
方案四:葵花型拱桥
外形简洁、明快,富有韵律,动感较强;拱肋造型形似海鸥,富有现代气息。桥型较新颖,为武汉市桥型的多样化增色。
方案五:空腹式拱桥
湖上经典桥型之一,外形古典优雅,韵律感强,充满了浓郁的历史情感。连拱的有序排列,倒影在水中,既有明月之深情,又有韵律之变化。
方案六:上承式钢桁拱桥
主要构件采用钢结构,外形轻巧,富有新意,充满现代气息。
航拍视频建议wifi下观看
★本资料收集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