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在唐朝诗人林杰诗中就形象地描绘了民间七夕的盛况。年,乞巧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今仍被人们所追捧。在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番禺很多地方都会举行“摆七娘”“拜七姐”等民俗活动,其中以化龙镇潭山村和石碁镇凌边村这两处民俗节庆最为隆重,每年都会吸引大批市民慕名前来观赏。
今年七夕期间,潭山村和凌边村恢复举办“我们的节日·七夕”乞巧文化节,市民可以去潭山村和凌边村观看主题丰富的乞巧贡案,听听乞巧老艺人的故事,探寻番禺乞巧的历史,体验最地道的七夕味道。
九旬“巧男”妙手生花巧手制作承传统
8月2日上午,记者来到了潭山村综合文化中心看到,工作人员正密锣紧鼓为潭山乞巧文化节进行布展,一个个悬挂的大红灯笼,一版版美轮美奂的的乞巧贡案,让人感受到浓浓的七夕气氛。
“先将盖着乞巧贡案的薄膜收起来,这样观赏的效果会好一些。”今年91岁的潭山村乞巧工艺传承人许冠其(人称“其叔”)拄着拐杖在现场打点,忙着为乞巧节开幕做准备。“其实这两日我的脚有点疼的,但不过来看看布展情况,我心里总是不安稳。”
在潭山村,许冠其是名声在外的“巧男”。作为广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其叔从事乞巧制作已有40年,潭山村制作的乞巧作品都是出自他和他徒弟之手。其叔告诉记者,今年潭山乞巧文化节将展出了20版乞巧贡案,题材除了有传统的神话故事之外,还有反映红色革命故事,或展示新农村风貌的作品。当中有5版新乞巧作品与观众见面,包括有纪念虎门销烟的伟大壮举的作品《虎门销烟》,有红色革命故事《长征》、《狼牙五壮士》,有展示化龙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沙路炮台公园》,还有历时三年制作而成的《天后宫》。
其中,乞巧作品《沙路炮台公园》是其叔跟化龙镇共同策划制作的新乞巧版式,全面展示了化龙镇在历史文物保护的成果。整个作品看上去错落有致,牌楼、番塔、亭台沿山而建,几十个乞巧公仔当中既有为守护炮楼浴血奋战的红军,也有前来游玩休闲的游客,每个人物表情神态各异,整个乞巧作品栩栩如生。
“这些山头看似简单,其实挺难做的,就像建房一样需要制作框架来保持它的形状。而在人物制作方面,每个乞巧公仔至少需要45道工序,包括有人物造型、服装裁剪、工艺刺绣、面相绘画等。为了更好展现沙路炮台公园风貌,我们在环境设计和人物服装都研究了很久。”据其叔大徒弟潘少芬介绍,为了制作好这版《沙路炮台公园》,她跟其叔专门去了几趟现场观察环境,从筹备至今,这几个月基本没休息过,终于赶得及在今年七夕节登场。
乞巧“夫妻档”巧手夺天工
当记者赶到凌边村,乞巧文化传承人凌广聪与曾秀妃夫妇正在为即将开幕的凌边村乞巧民间工艺展做准备。这次工艺展就设有了80个乞巧作品供市民参观,这些作品均来自聪叔、妃姐之手,作品根据不同主题创作而成。多数乞巧作品中还安装了动力装置,让这些公仔“活”了起来。
其中最吸引眼球的乞巧作品,莫过于摆在展览入口的作品。这块乞巧作品以凌边牌坊为背景,讲述了六国大封相以及村民跳醒狮的背景故事,在作品的周围摆放了用来纪念乞巧节的仿真食品,整件作品看着充满了喜庆吉祥的氛围。“因为在以往七夕节时,凌边村的妇女都会在家门前摆上谷物,我们为了再次重现当时场景,就找来了五种谷物摆成对应形状,并在谷物中贴上五谷丰登,寓意每年都要收获满满!”聪叔说。
记者留意到,在每件乞巧作品上方,还挂有对应的横幅,介绍着每幅作品的背景故事,其中这件名叫“天仙配”的作品,成为了整个展览的重头戏。该作品由“初见生情”“相爱成婚”“七仙织布”“一夜万娟”“夫妻分离”“鹊桥相会”等作品组成,讲述牛郎织女从相识到相爱的故事。聪叔说:“七夕节又叫牛郎织女节,牛郎织女是这个节日的主角,因此我们耗时四个月创作了这个大版,为了让作品看上去形象生动,在创作上我们花了不少功夫,用棉花当作云、在月亮后设置了灯管、用闪光灯作为星星。主人翁下方也设置了动力装置,只要插上电源,整件作品的‘牛郎织女’就会原地旋转。很有意境。”
展览中除了有古代题材的作品,还有紧跟时事热点的作品,乞巧作品《测核酸》就是其中之一。据聪叔介绍,近年来,新冠肺炎疫情一直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检测核酸更是成为了市民的日常,因此创作了该作品。作品《测核酸》真实还原了市民在检测核酸时的场景,无论从乞巧公仔的衣服、检测道具、神态动作来看都十分逼真。在作品的一角落还细心贴上了“核酸检测码3”“穗康码”的图案。“这个作品我们用了20天的时间就创作完了,它是我们的新尝试,因为其他作品乞巧公仔的衣服都是用布料代替的,这个就不同,我们用黏土代替布料,成品出来的效果也不错。接下来我们也会尝试用不同方式来尝试制作乞巧作品。”聪叔介绍说。
记者留意到,现场的作品吸引了不少市民驻足参观,市民凌先生正拿着单反相机拍照,抓拍每件作品的同时,还对作品称赞有加。“凌边乞巧作为民间传统,乞巧作品很有韵味,从凌广聪夫妇的作品中我们看到他们的用心,带着小朋友来看这个展览,对于下一代来说,很有教育意义。对于新老朋友来说,此展览将会让他们印象深刻。”凌先生说道。
两代“巧男”各有精彩相互取经成就佳话
广州乞巧文化源远流长,而番禺早在上世纪30年代便开始在村民中盛行“摆七夕”,当地村民会各自在家中天井进行摆放,规模甚小。经过漫长的历史变迁,当年的乞巧小型手工早已转型成规模大、独具特色的乞巧版。其中,以石碁镇凌边村和化龙镇潭山村的乞巧最有代表性。
许冠其是从年开始接触村里的乞巧工艺,但他最初也没想到自己会变成一名“巧男”,并成为潭山乞巧的传承人。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潭山村从事乞巧公仔制作的“自梳女”纷纷老去,这门手艺变得日渐式微。当见到潭山乞巧人才凋零,作为精髓的乞巧制作技艺无人传承,令其叔相当痛心。于是,他立志让潭山乞巧重新焕发活力,并开启了取经求学之路,多次到邻镇的村落参观和学习别人乞巧制作工艺。
“我刚开始去跟别人学乞巧制作工艺,也碰到过不少钉子的,因为你去找别人学,人家也不一定会倾囊相授。直至有次我去凌边村求教,凌边村的乞巧前辈告诉我,乞巧其实就是粤剧人物的缩小版,这样就点醒我了。”其叔正因为这句话,开始真正深入研究起乞巧工艺。从人物造型到面相绘画,从服装裁剪到工艺刺绣·····其叔一步一个脚印去学习钻研乞巧制作工艺,遇到不懂的去邻镇请教那些乞巧老艺人。经过多年摸索学习,其叔逐渐掌握了乞巧制作技艺,他制作的作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年,他制作的乞巧贡案《七姐下凡》获首届广东省民间乞巧赛艺会金奖。年,制作的乞巧贡案《长生殿》获得第十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如今,潭山乞巧已列入番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了让乞巧制作技艺能够一直传承下去,其叔对于有志学习乞巧的村民都是倾囊相授。如今,经其叔亲手培育出来的学徒多达20余人,如潘少芬、梁巧京、李敏仪等一批有兴趣有技术的精英“女巧手”。今年70多岁的潘少芬是是其叔的大弟子,她从年跟随其叔制作乞巧作品,如今她制作的乞巧作品深受村民好评。
当谈及许冠其的“巧男”的成长经历,凌边村的另一位“巧男”凌广聪就赞不绝口,原来,其叔可算是聪叔乞巧创作路上的导师。
“我们凌边村跟潭山村的乞巧文化都是源远流长,而其叔创作的乞巧作品的场景、数量也是比凌边村的要多。当时我们夫妻两人也想同心协力把凌边乞巧文化发扬光大,于是找到了其叔,向他虚心学习,当我参观了其叔的作品《白沙湖农田改造大行动》后就有了创作灵感。”
《勤耕不辍稻谷香》是聪叔的第一件乞巧作品,当年他就借就鉴了其叔的创作手法。人物动态如何做才会生动?如何通过作品真实还原农民耕田创作的画面?通过与其叔的交流和探讨,聪叔有了答案。“当年我还从其叔的作品《南沙天后宫实景——白沙湖》中知道了乞巧作品中的凉亭、建筑要如何创作,在他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见解,其叔真的给了我很大创作动力,他是我的创作导师。”聪叔说。于是在接下来的创作中,当聪叔遇到创作的难题,都会看看其叔的作品是怎样做的,在这个过程中获益不少。这也为凌边村乞巧文化发展作出了铺垫。十四年来,聪叔这对“巧手夫妻”累计完成的作品已经达到了七八十版,作品也屡获殊荣。正是潭山村和凌边村两代“巧男”的惺惺相惜,成就了番禺乞巧的一段佳话,也为传承和弘扬番禺乞巧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如今,潭山村和凌边村非常注重下一代乞巧人才的培养,定期组织乞巧老艺人到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开展乞巧文化培训,教授学生乞巧的历史和乞巧制作工艺,从小培养学生对乞巧的兴趣,希望从娃娃抓起,让番禺乞巧民俗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黄卓鹏杨璐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