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
是传统文明的发源地
承载着人们共同的“乡愁”
美丽乡村
是农村居民的美好愿景
提升了城乡居民的“幸福指数”
近年来,恩平市着力
颜值提升、移风易俗、文明实践等方面
推进文明村镇建设,展现美丽乡村画卷
恩城街道办事处朗心村。
改善人居环境,擦亮乡村底色
拆掉乱搭乱建的辅房,还别说,路宽了,堵点没了,犄角旮旯里的垃圾堆销声匿迹,就连一开始怨声最大的村民,如今也嘴角一扬、拍手叫好。
利用广场设立临时晾晒点,让村民晾晒丰收的稻谷。冯俊亮摄
近年来,恩平市将“三大革命”作为基础课题,每个提升村其实都设置了包括入口村改造、水域景观提升、美丽庭院创建等在内的诸多项目,不光盯牢主干道,也把视角聚焦背街小巷、房前屋后等,改善面貌不留死角。
古朴的蓝田村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周华东摄
在恩平多个乡村,你可以发现“高颜值”的面子背后,“里子文章”更具意味:横陂镇蓝田村内碎石铺就的小道,旧砖砌成的屏风,蚝壳装饰的小巷,成了休闲好去处;圣堂镇下隔巷村一幅幅展现本地自然风光和美丽乡村建设新面貌的彩绘文化墙吸引村民不时驻足观赏。
沙湖镇高元村星级厕所。
恩平有沿海,有平原、有山地,最具味道的莫过于传统村落。今天走进这些历史文化村落,于细微处同样随处可见现代文明:生活污水妥善处置,垃圾分类蔚然成风,就连公厕设计也别出心裁,在恩平既能寻味乡愁,又能找到悠闲舒适的生活方式。
行为约束,“约”出美好文明生活
“村容村貌是门面,经常打扫好习惯;垃圾分类不乱扔,脏水污水不乱排;房前杂物摆整齐,家畜养殖进圈里……”走进沙湖镇上凯岗村党群服务中心,显眼地张贴着朗朗上口的村规民约,关于睦邻友好、移风易俗、安全稳定、和谐善治的内容全被写进其中,成为了当地村民的共识。
重塑乡村道德新风尚,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发展“加速度”,村规民约起了不小的作用。
全国文明村——恩平市沙湖镇上凯岗村全景。
在牛江镇昌梅村,村规民约的成效展现在全镇积极开展的文明积分管理制度中。文明积分管理制度,充分激活各类志愿力量集聚农村、扎根农村,助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昌梅村结合卫生户、星级文明户、五好家庭评比,实行文明活动积分制管理,创新方式方法,以户为单位,把银行金融存储模式和乡村志愿服务相结合,让“积分制”变为推动移风易俗的一种强有力抓手。
牛江镇昌梅村开展文明积分兑换活动。
牛江镇昌梅村开展积分制宣传活动。
为确保村规民约更贴合实际,在修订过程中,昌梅村充分征求了村民的意见建议,不仅宣传修订村规民约的意义,号召村民积极建言献策,还要求派村民代表参加,引导群众自觉践行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目前,恩平市已做到村规民约全覆盖,成为弘扬新时代好乡风的重要助推器。
践行“文化惠民”,让文化生活遍地开花
“今天开展的红色讲座很有教育意义,下次还带孙子孙女来看,省得玩手机。”在恩城街道石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结束后村民们边走边议论。从前农闲时刻,村民们不是打牌就是玩手机,孩子们也跟着有样学样;自从修建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民娱乐也有了去处。
恩城街道石泉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
恩平市大槐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近年来,恩平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明实践讲堂等文化阵地,广泛组织开展理论宣讲、道德讲堂、法律援助、孝老爱亲等文明实践活动。
充满“烟火气”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富有“乡土味”的文体活动,让市民群众在“好听、好看、好玩”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得到精神和生活的“实惠”,不断为百姓幸福生活“加码”。
村史馆是一个乡村的历史记忆,见证了一个村庄的时代变迁,记载了人们为美好生活所付出的努力。
在石山村史馆内,摆放着各类有着乡土文化气息的民俗文化物品,通过文字、图片、实物、全息投影等形式记录了石山村的历史变迁、文化遗产、风土人情、人文故事等。77岁的村民吴大爷,经常会来到馆里,向年轻一代讲起过去的故事,一起忆苦思甜。
恩平正在全力绘就一幅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
乡风文明、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的文明画卷
切实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文化保障!
原标题:《文明村镇丨恩平市多措并举绘就乡风文明幸福图》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