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沙湖 >> 沙湖优势 >> 正文 >> 正文

苏轼定风波中,既然雨具先去,又何

来源:沙湖 时间:2024/12/4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一词是我们所熟知的,相信很多人都会背诵,也经常引用其中的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无畏和淡然。但你有没有注意到,苏轼在这首词前面的小序中,已经说过“雨具先去”了,可在词中却又写了“一蓑烟雨任平生”一句。既然拿雨具的人已经先走了,苏轼又哪来的蓑衣呢?蓑衣就不算是雨具了吗?苏轼这样写,是不是有点自相矛盾了呢?苏轼关于这一句的解释,我们经常看到的是,披着蓑衣在风雨里过一辈子也处之泰然。这是把其中的“蓑”当成蓑衣来解释,我觉得这样确实就和前面的“雨具先去“冲突了。不过,有人说,这一句并非实写,而是虚写,苏轼只是为了表达一种心境,当时并非真的穿有蓑衣。联想一下苏轼的人生遭遇,我们当然不难理解这是在写心境。但这一句并非完全虚写,而是曲笔,或者是虚实结合。晚清词人郑文焯在《手批东坡乐府》中评价这首词说:“琢句亦瘦逸,能道眼前景。以曲笔直写胸臆。”苏轼这首词是“沙湖道中遇雨”之后所作,如实完整地描述了事件的过程,并把感受融入其中。前面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也说明了“一蓑烟雨”的真实存在。这就是通过“眼前景”抒发胸臆,景是实写,情是虚写。既然这么说,苏轼当时应该是穿蓑衣了?不,他没有穿,这个“一蓑”其实不能当成一件蓑衣来讲。我为什么如此肯定苏轼在雨中没有穿蓑衣呢?我们可以反过来想,如果苏轼穿了蓑衣,就淋不到雨,“同行皆狼狈”,他当然“独不觉”,可以“任平生”,这就不算豪放旷达了。如果真是因为只有自己一个人穿了蓑衣,淋不到雨而不觉狼狈,岂不是有点幸灾乐祸,站着说话不腰疼,不像苏轼的为人?按照生活常识来说,没下雨时,苏轼不会把蓑衣穿在身上,顶多是预备着,而此时“雨具先去”,蓑衣肯定也被拿走了。另外,苏轼后来在《东坡志林·游沙湖》中说:“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苏轼“沙湖道中遇雨”回来之后,就生病了。从“料峭春风吹酒醒”这一句,我们还可以知道,当时尚有春寒,苏轼还喝了点小酒。苏轼这次“得疾”,很有可能就是喝酒加淋雨导致的。根据这些分析,我们便可以断定苏轼当时根本没有穿蓑衣。那么,“一蓑烟雨”到底该作何解释呢?这个“蓑”其实应当是量词,“一蓑烟雨”其实就是一场烟雨。王水照先生在《“一蓑雨”和“一犁雨”》一文中,即持此种看法。他认为“这是量词的一种审美化、艺术化用法”,这样“不仅扩大了诗歌意象的含义,而且也使诗境充满动感和活力”。这种把名词当作量词的用法也可以算是借代,因为下雨的时候,人们会披上蓑衣,比如古诗词中常见的披着蓑衣的渔夫。从整个雨景之中撷取一景,便可使人联想到全景。苏轼的“江上一犁春雨”也是同样的用法,江水之上何来一犁?这是因为春雨之后,农人就要犁地耕作了。这样写的确更有诗意,可以在同样的字数之中融入更多的意象的韵味。因此,把“一蓑烟雨”解释为一场烟雨,也就和“雨具先去”之间没有矛盾了,也更符合词人的形象,是最恰当的。“一蓑烟雨”是虚实结合,而非完全虚写。把“一蓑”和“烟雨”分开理解,把“一蓑”看成实指的一件雨蓑衣,或是纯粹虚写,都是不准确的。你觉得呢?欢迎发表你的看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6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