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年1月8日——年8月24日),中国文学史上的旷世全才,文列唐宋八大家(苏门三杰:其父苏洵、苏轼本人和其弟苏辙,共同跻身唐宋八大家,占近半壁江山,堪称奇迹),诗词冠绝北宋一代,直追、比肩唐代李杜。他的诗词文赋,高产质优,珠玑篇篇,流光溢彩,“浑涵光芒,雄视百代”。就诗词哲理高度而言,《题西林壁》堪称王冠上的宝珠。
图片源自网络《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是苏轼年5月游览庐山时所作七绝,时年48岁。《题西林壁》照例应该是一首写景诗,但是完全不同于苏轼十一年前(年)苏轼37岁时的写景诗杰作《饮湖上初晴后雨》。
《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两首诗有很大的不同。后者是直接通过晴日、雨天水波以及背景山色的雨雾、光影变化,描写西湖的景致,巧用拟人手法,不落痕迹地将西湖与古代绝色美人西施联想到一起,把西湖给写得活色生香,绝妙无比。
但是,苏轼在写这首《题西林壁》的时候,却没有直接描写庐山。这里有缘由,苏轼以前从来没有到过庐山,初见庐山,见未曾见,苏轼感觉无从下手。而且,虽然没有到过庐山,苏轼当然知道唐代大诗人李白留下的绝世无双的《望庐山瀑布》,当然不愿步其后尘。
知道大诗人苏轼来庐山,附近寺院的僧侣纷纷前来求诗。无奈,苏轼反复观赏吟咏,写了不少,但都不称心满意。及至游览到西林寺,苏轼才灵感迸发,写出了这首《题西林壁》。
这首绝句,与其说是描写庐山景色,不如说苏轼是在为写庐山而“叹苦经”。因为苏轼正面看侧面看,层峦叠嶂、山势逶迤的庐山,实在难以再描绘出比李白更出色的佳句。苏轼似乎是十分无奈地把自己左右为难的心境,实事求是地铺陈出来,近看山峰,远眺山脉,远近看山了不同,实在看不清楚庐山的真面目啊,原因在哪里?不就是自己站在群山之中的缘故嘛。
这完全符合苏轼一贯的以情理入诗的风格,他想通过具有典型特征的景致入手,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借景喻情,引人入胜,可是他眼前却找不到这样的切入点。而且,这时候的苏轼已经不复当年踌躇满志、奔放豪迈的状态了。本已佛老在心,又历经人世沧桑、官场浮沉,面对庐山,他早已失去了往日对新奇事物入眼觉知的视觉敏感,而是仙风道骨,了然于胸,脱口而出的不再是诗情画艺,而是口吐莲花,禅味十足。苏轼不仅面对庐山是如此心态,即使在路上偶遇暴雨,他也会神神道道,与众不同。年3月,被朝廷贬到黄州的苏轼,写的一首词《定风波》完全可以佐证。
《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时候的苏轼,早已过了孔子所说的不惑之年,他或许真的早已不惑了。他早已跟普通人不一样了,人家遇雨便想躲,或是快跑,或是遮风挡雨。而苏轼却像着了道一样,既不跑不躲也不遮挡,胜似闲庭信步,这一点风雨算得了什么嘛。饱经沧桑的苏轼,已经具有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态了。两年后的苏轼,这种状态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图片源自网络此时此刻,面对庐山,苏轼毫无观赏山光景致的足够兴趣,心不在焉,只是强打精神而已。面对绵延不绝的庐山峰峦,他倒是品味出了无尽的禅意。他仿佛不是在面对庐山,而像是面对着浸淫既久的朝廷官场,岂止是不识庐山真面目,五迷六道的官场不也一样么,身在其中浑然不知觉,跳出界外方知道啊。
图片源自网络苏轼的《题西林壁》,绝妙地道出了天机哲理:“旁观者清、当局者迷”,绝妙地道破了人对大自然万物认识上的根本局限性,无论你身在何处、站在哪里,或高或低,或远或近,或正或侧,你所看到的,都是有局限性的。可以说,苏轼这首诗的思想境界,远远超出写景诗借景抒情的范畴,充满了奥妙哲理玄机。就凭这首诗,苏轼就足堪担当思想家哲学家的称号,何况他才华横溢,无所不能啊。
图片源自网络天生慧根的苏轼,经事长智,悟性很高,愈经磨难,意志更坚,他在《题西林壁》诗里表现出来的高远的思想境界,不是一时的灵感乍现,而是他的思想情感心性渐趋成熟、日臻完善的体现,他是自悟自觉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在年也就是他在世的最后一年,他留下了《自题金山画像》,对自己作了一个“自我总结”,大彻大悟,令人感佩之至,扼腕叹息。
《自题金山画像》: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图片源自网络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3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