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神宗元丰五年的春天,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春天,对于被贬黄州的苏轼来说,这已是第三个春天。
三月五日这天,他去沙湖买田地。沙湖,在黄州东南三十里,又称螺蛳店。过了两天,东坡和朋友喝了几杯小酒,登上一双芒鞋,手持竹杖,乐悠悠地去看地。
时值春天,阴晴不定,出门时,风和日丽,于是他就让带着雨具的家僮先行。
却不料途中天气转阴,疾风骤雨突然袭来。朋友们显得十分狼狈,只有东坡浑然不觉,泰然处之,从容不迫地一边吟啸,一边缓步前行。
不久雨散云收,天晴了,他就做了这首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偶遇风雨,是我们平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苏轼却能够于寻常处得见深意,给后世留下了这一名篇。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不必去理会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着、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
“莫听”二字,一出手便见性情。
雨点穿林打叶,发出声响,这是客观存在的,苏轼说“莫听”,这些外物不足以萦怀。
于是,他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徐行而又吟啸,即拉长高声吟诗,何等顽皮,一个可爱的东坡出现在我们眼前。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和草鞋轻捷得更胜过马,怕什么!一身蓑衣,足够在风雨中过上它一生。
竹杖、芒鞋与马,哪个更合适?东坡是有过一番斟酌的。竹杖,竹制的手杖;芒鞋,草鞋,轻巧,轻便。两者均为步行所用。
马,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对于出行来讲,扬鞭疾驰,当然骑马更加便捷。
而东坡却自得其乐,“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认为这竹杖和草鞋轻捷得更胜过马,其实,这个“轻”字分明是说“无官一身轻”嘛。
这里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
虽说苏轼是一位士人,也当朝为官,但却已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热爱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
“官”的对面是“隐”,因此穿着芒鞋、拄着竹杖的东坡走得那么潇洒、悠闲。怕什么?有什么要紧的?“一蓑烟雨任平生”!
一个“任”字,霸气!有风有雨,何妨?但任风狂雨骤,我自泰然处之。笑傲江湖,笑傲人生!
这里的“雨”单单指沙湖道中的雨吗?不,这不仅仅是自然界的风雨,也是人生风雨,人生中坎坷挫折和磨难困境。
在给好友李之仪的书信中,他说“扁舟草屦,放浪山水间,与樵渔杂处,往往为醉人所推骂,则自喜渐不为人识。”
穿着草鞋,被醉汉推骂,从名满天下的苏轼变成凡夫俗子东坡,他依然那么从容、镇定、达观。
这一刻,身在黄州的东坡,正走在脱胎换骨的路上。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略带寒意的春风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殷殷相迎。
老子说,“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雨后总会天晴。看,东坡饶有兴致地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丝丝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阵阵温暖。
这就是人生的辩证法啊!寒冷中有温暖,逆境中有希望,忧患中有喜悦。
苏轼毕竟是苏轼,他了悟到自然界忽晴忽雨变化不定,人生中也是一样,晴雨不定。但他相信“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阴雨之后一定会有阳光。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我信步归去,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自然界的风雨尚可遮蔽,人生的风雨,无处躲藏,不如坦然面对,从容接受,给自己心灵找到真正意义的归所,便是宁静、超逸和旷达了。
“归去”,回归自己的精神家园,回归内心。
以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
苏轼是大儒,又通佛通道,儒释道在他身上矛盾又统一。
他有着儒家的入世思想和为民请命的道义担当,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遭遇挫折时,道家和佛家的思想也会教他以无喜无悲、乐观豁达的心态面对一切。
宠辱不惊,平静,安宁。
人生再多风雨,经过东坡的过滤,都会变成一片晴空,读东坡词,品人生味,愿你我都能活得如他一般明亮,通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