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利报采访组
提起防汛抗洪,人们常会想到风雨无阻勇搏激流,巡堤查险日夜守护。但其实,防汛是一项极具技术含量的工作,有预案编制、水文测报、水情预报,也有精细调度水库、科学处置险情等,需要极强的专业能力。
每每遇到暴雨洪水,有那么一群沉着坚定的人,果敢逆行,迎难而上,只匆匆留下一个背影。他们奉献的,是勇气和担当,更是技术和智慧。
+
精密疏险堰塞湖
7月20日14:36,姚晓敏的电话响起。当天,湖北省恩施市沙子坝发生大面积山体滑坡壅堵清江河谷,形势危急。按照省水利厅指令,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第一时间响应,院党委委员、防汛专家姚晓敏和专家陈汉宝立即出发赶往机场。
飞机17:25抵达恩施,姚晓敏等人与水利厅邀请的专家——长江委设计院总工程师杨启贵直奔一线查勘,详细了解滑坡动态变化情况、河道地形数据、地质勘查数据、水位流量等,建议通过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掌握滑坡区域高精度地理信息。
当晚20:00,湖北省副省长曹广晶组织会商,研究应急预案和处置方案,明确杨启贵、姚晓敏等专家做技术指导。会后,在水利厅一级巡视员赵金河指导下,专家们连夜测算研讨。
设计院后方也一直在坚守。21日凌晨5时,设计院党委书记、院长李瑞清等来了姚晓敏的电话,恩施州水利局请示省水利厅,由设计院协助完成堰塞湖溃坝分析计算。设计院立即调集近百人作为抢险“后援”,充分利用曾负责清江上游河段梯级规划和姚家坪水电站等项目的技术优势,搜集演算各类数据资料,争取以最短的时间形成决策参考。静默而紧张的攻势骤然拉开。
仅仅过了半个小时,5:30传来消息,约万立方米泥土滑入清江,阻塞河道,形成高度约45米的堰塞湖,险情步步加重。
指挥部紧急会商,专家们提出利用上游云龙河水库加大下泄流量,并与清江上游来水“一道”,以约立方米每秒的流量冲开堰塞湖顶,形成引流槽降低堰塞体高程;同时调度堰塞湖下游大龙潭水库泄洪腾库,既承纳洪水,又防范溃决引发的洪水。
当日下午,沙子坝堰塞湖溃堰分析计算成果完成,在湖北省省长王晓东召集的现场会上进行了汇报,为应急指挥部决策处置险情争取了时间。当晚,指挥部确定由姚晓敏主持完成堰塞湖应急预案,专家杨启贵做技术指导,其他单位全面配合。
在恩施的姚晓敏和在武汉的30多名同事一夜无眠,搜集演算各类数据,只为用最短时间制定最周全的方案。姚晓敏说:“当时我压力很大,一夜都在不停工作。”23日9时,专家组向应急指挥部提交了《恩施市沙子坝堰塞湖应急预案》的讨论稿。姚晓敏和专家组多次去往现场,登上堰塞体实地查勘,登上直升机空中查看,确保处置措施科学周全。
23日下午,再次细化的应急预案等多方技术方案,获得应急指挥部高度肯定,并于当晚至24日凌晨再次审慎修改定稿,经指挥部签发执行。
预案执行有效,堰塞体顶端开始过流后,水位明显下降,加上降雨减弱,堰塞湖水位持续回落。至27日12时,水位下降约23米,溃坝等险情得到有效缓解,设计院前后方连日鏖战取得成效。湖北省领导评价说:“技术支持体系发挥了大作用。”
+
精准处置保水库
7月6日19时,浠水县白洋河水库出现脱坡险情的报告传到省水利厅和设计院。设计院副总工沈兴华即刻出发。
7月5日至6日,浠水遭遇强降雨,12小时降雨量超过毫米。白洋河水库水位达85.6米,是这座中型水库自年建成以来的最高水位。
到白洋河水库约公里的车程,专家们2个多小时火速赶到。大坝下游面左坝右坝均发生严重脱坡,危及水库安全,下游群众已安排转移。
沈兴华与省水利厅专家和现场指挥部人员研究后,立即采取措施,稳住坝体。他们迅速拿出了系列技术方案,包括加强设置下游导渗沟,加深木桩及设置土撑阻滑,疏通排水系统,布置水雨情、流量及大坝变形监测系统等。
专家们投入到进一步的踏勘和技术研究中。通过测算,要解除大坝险情需尽快降低水位3米多。白洋河水库库容万立方米,就当时的蓄水情况,需要腾库容多万立方米。这对流量10立方米每秒的溢洪道,无疑是一个大数字。
经过计算评估,专家组果断决定,立即设置应急溢洪道。凌晨1:30,挖掘机开始作业。“我们一致认为,挖应急溢洪道对解除险情是治本的。”沈兴华事后回忆说,“我们也有很大压力,在如此紧急的局面中,更要保持格外的冷静和谨慎,把决策带来的风险降到最低。”
用最安全的方式来保水库安全。应急溢洪道运用后,最大泄流量达到64.35立方米每秒。7日18时,出库总流量达到74.1立方米每秒,泄洪效果良好,水库水位快速降低。
监测表明,水库坝体、脱坡体整体稳定,白洋河水库保卫战取得阶段性胜利。
+
精彩一“撇”挽长湖
白洋河水库除险的同时,多公里外,荆州、荆门、潜江三市交界处,同样的降雨正使得湖北省第五大湖泊长湖的水位逐渐上涨。7月6日17时,长湖水位33.01米,超保证水位0.01米,成为五大湖泊中首个突破保证水位的湖泊。
一周之内,水位持续上涨,达到33.57米,超出历史最高水位0.11米。而据预报,降雨还在路上,周边地区防汛压力巨大。同时,湖水外排通道水位高,造成外排缓慢。若不得已实施分洪,又会造成百姓财产损失。如何处置?省设计院又接到了任务。
在赶赴荆州、荆门的路上,设计院总工程师别大鹏一直在思索:能否通过引江济汉工程为长湖撇洪?
撇洪不是开闸把洪水排出去那么简单。引江济汉参与撇洪运用的条件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汉江水位处于较低的水平;二是拾桥河交叉处水位需与高石碑闸前水位形成一定的水位差。
拾桥河是主要的入长湖河流,占长湖流域面积的50%,对拾桥河进行撇洪是缓解长湖防洪压力的重要措施。历史上年的两次撇洪运用均是将拾桥河洪水引入引江济汉渠,由高石碑闸出口入汉江。
这一次的水情,因汉江水位高于引江济汉渠道水位,拾桥河水位低于渠道水位,并不具备实施撇洪的条件。
然而,长湖水位已超过保证水位半米多,且预报仍有强降雨发生,因此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发挥引江济汉工程的撇洪作用来保障长湖防洪安全。
而且,实施撇洪还必须保障引江济汉渠道安全运行,不能对渠堤边坡稳定产生影响。
经过前后方精细测算和深思熟虑之后,别大鹏提出:鉴于目前汉江主汛期与四湖流域主汛期并没有遭遇,建议统筹考虑上游丹江口水库等汉江沿线各级梯级联合调度,控制下泄流量,从而减小高石碑闸下处水位,为引江济汉撇洪创造条件。
在各级部门的通力协作下,14日凌晨,撇洪条件创造成功,引江济汉渠正式开始撇洪。18日5时,长湖水位退出保证水位线,累计撇洪多万立方米,帮助长湖降低水位0.3米。
别大鹏说:“设计院的任务,就是为防汛提供坚强的技术支撑,越是艰险越向前。只有技术可靠,决策才能科学,目的才能达到,人民才能安全。”
+
精心服务保安澜
7月11日,院副总工秦昌斌、沈兴华等专家现场坐镇,为金口泵站制定应急预案。
同一天,院副总工李文峰在大冶湖泵站,制定技术方案确保泵站安全运行,完成险情处置。
同一天,院正高职高级工程师李海涛,技术骨干胡新益等人夜赴仙桃市,连夜为沙湖泵站指导解除险情。
…………
任务还有很多。别大鹏说,在干堤、泵站、水库、河湖等场所,处处可见设计院专家和技术人员的身影。沈兴华说,汛期就是这样工作,穿的衣服都是汗碱,习惯了。姚晓敏说,接令即行,时刻待命,这就是我们的常态。设计院党委书记、院长李瑞清说,在防汛期间,设计院一定挺身而出,忠诚履行湖北水利技术支撑的职责使命,提供全方位服务、全时段服务、全覆盖服务。
面对年特殊汛情,设计院提前组建了18人防汛技术专家团,有力充实了省水利厅专家队伍力量。防汛关键期,设计院共派出近人次的技术专家和技术骨干一线抢险,提出险情判断及处理等技术方案50余份。
在此之前,湖北省超标洪水防御预案编制等任务在设计院技术专家团队的参与下已高效完成,为长江流域防洪重点省份湖北防范洪水灾害“黑天鹅”事件,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今年汛期来得早,洪水来得急,面对多轮强降雨,设计院参建的监利市螺山电排站、黄冈南湖泵站、黄冈万福泵站、鄂州樊口二站、武汉市金口二站、童家湖泵站等一批建成运行的泵站,均按照设计标准提前发挥工程效益,极大缓解了区域防洪压力,降低了度汛风险,确保了当地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年后,湖北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分别承担了荆江大堤,洪湖、监利长江干堤,黄石、咸宁长江干堤,武汉江堤,黄广大堤等超过公里的长江堤防勘测设计任务。当前,湖北省已经构筑起以水库、堤防、分蓄洪区为骨干工程的防洪工程体系,全省各类堤防2.6万公里,水库多座,大型水库数量居全国第一,加上三峡等水库的联合调度,防洪能力显著增强。
绿水青山间,惊涛骇浪里,都留下了湖北省水利水电规划勘测设计院人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慧力量。
(中国水利报采访组成员:马加熊渤王晓马晓媛邱月明孟梦)
来源:中国水利报8月20日头版
责任编辑:李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