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国家级“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项目建设,探索人工智能赋能课程改革,实现深度学习,推动“双减”背景下区域教育生态重构,4月27日,苏州工业园区新型教与学模式“创新月度汇”(四月专场)在星港学校举行。苏州工业园区教育局副局长刘海燕、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杨原明、教师发展中心教研中心和信息中心相关人员、园区各初中校分管校长、教务处负责人、信息中心负责人及相关学科教师代表来校参加活动。
情境场域,促进深度学习真实发生
春日的阳光携着微风如约而至,星港大道上学科的展示细数着丰硕的情境化“趣”学成果。走进行政楼大厅,入目即是星港学校师生的情境化趣学成果:“趣读深研书香致远”“趣构AI智造未来”“趣味横生绘‘生’绘色”“趣游园林百变制造”“趣致指尖衍展艺能”“趣行格物建模知理”“趣享虚实‘盐’之有理”“趣做学具与数为伍”。五个项目、三种体验,以学科知识为基础,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收获学习的乐趣,走向素养发展的深处,收获探索新型教与学模式的硕果。
情境教学,行之有效抵达深度学习
星港学校和园区兄弟学校的八位优秀教师一同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情境化课堂。创设真实情境、探索实验过程,借力信息化技术,生成学习成果。情境化课堂让学习真实发生,让思维走向深处。
《测量海关大楼的高度》
星港学校代路瑶老师从实际问题出发,研究海关大楼中的数学问题。学生们多次进行实地观察,思考方案,提出自己思路,分组测量数据。遇到难题才有挑战,经历困难,驱动思维,优化方案,解决问题。成果展示中,各小组交流评价,是收获也是成长。课中,学生不仅使用到了数学中的相似三角形知识,还联系了物理中的小孔成像、地理中的正午太阳高度等知识,学科融合,真正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偕苏舜钦,“漫”步沧浪亭》
星港学校汪澄、徐阳两位老师呈现了“双师”课堂,将入选北师大出版社新课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案例——《拍摄短剧“醉翁亭记”》进行本土化调整,和学生聚焦苏州沧浪亭,一起进行真实情境下的项目式学习。徐老师带领学生行走于与园主苏舜钦相关的诗文中,指导小组分工及内容划分,汪老师带领学生实地或线上游览沧浪亭,学习园林中诸多独特造景艺术。在真实情境下展示成果,以前期系列课为基础,最终形成饱含沧浪之美、沧浪之志,且学生适用的沧浪亭电子导览手册。“漫”步沧浪亭,共赏诗文造景之美。
《明朝的对外关系》
景城学校庄琴老师以项目探究的形式展开课堂,设计了“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三个子目,以合作探究的形式带领学生分组解读史料,每个子目导入时设计历史情景剧和说书表演,学生积极参与的同时也能够进入真实生动的历史情境,增强历史理解。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同时在课堂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通过板书时间轴加强学生的时空观念,多则史料的解读引领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锻炼学生思维。课后延伸更不仅仅是限于讨论中国古代史,引领学生联系世界史,贯通古今中外,以更宏大的视角认识历史。
《八下Unit6Task》
星湖学校许月婷老师在课前通过视频、图片的呈现带引学生进入情境,通过自身与留守儿童在衣食住行等诸多方面的比较,让学生对留守儿童有多方面的了解,也唤起了学生对留守儿童伸出援助之手的热情。知识学习上,以8BUnit6Task文本为基础,分析了写作时的细节、连接词、丰富表达在写作效果呈现上的重要性,并分解任务逐个练习,为学生作文的产出提供了内容支撑。教学评一致,给出评价标准,引导学生自评、互评,学生深入参与了课堂。
《一根竹竿容易弯》
星湖学校陈威龙老师从一首《浏阳河》带学生走进湖南小调。随后教师先将《一根竹竿容易弯》的歌词运用到童谣中去,通过加入节拍、节奏以及声势律动等元素表演童谣。接着师生合作、生生合作,深入体验歌曲的方言、衬词、旋律等特点,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活跃了课堂气氛。陈老师以分析湖南小调的特点为示范,给学生自主探究江苏小调《无锡景》,又通过欣赏三首不同地区的小调,让同学们对小调音乐有了更深的感受。
《种子的浮沉》
星港学校王坚老师以学校种植社团挑选优质种子入项,研究如何挑选出优质的种子。学生分组进行手工挑选,探寻挑选种子的方法。种子倒入水中,通过种子的浮沉情况,学生明白水可以把干瘪的种子和饱满的种子分离出来,再通过视频学习,了解饱满的种子营养成分充足。学生结合已学知识,推理得到当木块漂浮的时候,物体排开液体体积的大小可以反映液体密度;继而分组实验,进行密度计的制作,在制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情境化、项目式学习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学,真正在做中学、学中做。
《“铜”学,你好》
西交大附中吴丽珍老师开篇以“铜”学你好,送你一朵小蓝花激起学生的浓厚兴趣。吴老师通过学生实验串联起课堂的三个探究环节,逐步揭开蓝色晶花的面目,探究硫酸铜的化学性质。在蓝色光影背景中带领学生欣赏无水硫酸铜与五水硫酸铜的变化之美。课堂行云流水,一环扣一环,复习与获取新知合理融合,学生既能理论学习,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与素养发展齐头并进。
《图显万物,码示真章》
东沙湖实验中学李玉老师带给学生的计算机科学知识是关于数字世界中黑白图像的基本编码和游程编码原理,数字化的学习环境以及易加学院的应用也为学生提供了自学、合作、探究的基本支架,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成,为进一步学习计算机科学知识埋下兴趣的种子。
情境研讨,智慧探索推动迭代升级
“情境创设:指向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研讨活动开始后,星港学校各学科组以微视频的形式幽默且智慧地展现了趣味化的情境式学习,缤纷场域,真实情境,深研漫溯,星港教师在教学智慧中培育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微访谈中,主持人王婷婷老师与物理学科杨东瑾老师、化学学科毛栋星老师以及数学学科陈童老师共话、共探、共研——情境化教学实践面对面。三位老师展示了星港教师在创设学习情境时的智慧,他们充分激发学生在“趣”中学,“趣”中做,“趣”中研,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家庭实验充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理解知识的本质和规律,深入掌握和运用知识,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虚拟情境、数字画板克服了场域的限制和实验条件的约束,引导学生在网络情境中运用原理,在学习中走向深入,在运用中创造突破。
面对面访谈结束后,星港学校徐海鹰校长作《指向素养发展的深度学习之星港实践》主题报告。他以“情境”为关键词,从情境任务、情境创设、情境评价三方面分享了学校情境化深度学习素养育人的探索经验。他指出,情境化的任务设计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能充分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求知欲的,素养也就在“做”中生成并实现。情境的创设就是通过真活动调动,让学生的情境化学习走向主动,情境化评价更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