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沙湖 >> 沙湖资源 >> 正文 >> 正文

一部精装版明代赵体字写刻本

来源:沙湖 时间:2023/3/31
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好 https://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本文转自:辽宁日报

辽博藏明刻《新刻陶顾二会元类编苏长公全集》残卷。标签误题《苏文忠公全集》。

《新刻陶顾二会元类编苏长公全集》内页可见秀美的赵体字。

辽博藏明代祝允明楷书作品《苏轼东坡记游》(局部)。

更多精彩扫码观看

本报记者谭硕

提要

苏轼的作品,明代的刻本,秀美的赵体字,当辽宁省博物馆藏《新刻陶顾二会元类编苏长公全集》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感受到了明朝人对“唐宋八大家”的喜爱,从中可以看出在明朝晚期,唐宋散文流行。

我们似乎穿越历史,回到那个年代,感受苏轼的超然洒脱,品味苏轼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看到了世人对苏轼的喜爱。

壹苏轼的“全集”竟然没有收录诗

《新刻陶顾二会元类编苏长公全集》(以下简称《苏长公全集》)是明朝晚期选编的苏轼文集,全书分为“元、亨、利、贞”4集。所用字体为赵体字,以文体赋、记、序、论、评史、杂文、表、词等分类,汇集众多苏轼作品,但没有收录苏轼的诗。辽宁省博物馆典藏部研究人员张书慧介绍,辽博所藏《苏长公全集》为明朝写刻本,残卷,只有“元、亨、贞”3集共30卷8册。在《中国古籍善本名录》之中,其全本为40卷,目前藏于山东省图书馆。

《苏长公全集》卷端写有“陶望龄类编、顾起元补订”,这句话为书名做了注解。书名中的“陶”即陶望龄,是明朝晚期“心学”学说的继承者和发展者,创作上主张独抒性灵。他在思想上、文学创作上、生活态度上都极为推崇苏轼,他以赋、记、序、论、表、策等分类方式将苏轼文章分类选辑。“顾”即顾起元,作为明代后期南京的著名文人,他“于万历二十六年会试第一,廷对第三,授编修”,著有《客座赘语》等。

辽宁大学教授郭醒认为,因陶望龄、顾起元二人都曾取得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因此在书名上可以看到“陶顾二会元”因苏轼是家中长子,所以叫“苏长公”。但他认为,这部书成书在明朝晚期,并不能确定是陶望龄、顾起元二人编、订。从文体上看,此书选的作品并不是很精,体例不严谨,还有一些明显的纰漏之处,比如书中“有文无目”。所以,从整体来看,这些现象与陶、顾二人的学识不符。同时,从收录的作品来看,这部书没有收录苏轼的诗,所以,从内容上看,此书应该叫“选集”,从目录学概念上看,应该叫“别集”。记者了解到,在山东省图书馆,该书标注为:“属于集部,别集类,宋代之属”。

辽博藏《苏长公全集》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从这部书可以看出明代图书出版业的繁荣。一方面,活字印刷术在明代不断改进,得到广泛应用。另一方面,明代在造纸的选料和工艺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创新,当时在全国各地都设有造纸厂。张书慧介绍,明代嘉靖年间之前,人们主要用棉纸,在万历年间,图书主要是使用成本更低的竹纸。《苏长公全集》用的是竹纸。

在嘉靖、万历年间,刻书所用字体日益整齐规范,最终产生了完全脱离普通书写字体而专门用于刻书的方体字。相比之下,这时再重新用普通书写字体来刻书,被称为“写刻本”。《苏长公全集》用的是手写赵体字,张书慧认为,明代标准的赵体字主要出现于官府刻本以及江浙地区的一些刻本中,取赵孟书法之精髓,略显生硬。而《苏长公全集》所用的赵体字笔画圆秀、结体宽绰秀美,可见刻写人的书法功底深厚。可以说,这部书是当时的“精装版”。

贰明朝人更加喜欢唐宋散文

张书慧说:“浩瀚的中国古籍是巨大的文化宝藏,需要我们更多的探索,让更多人看到古籍中的历史与文化。”她讲道,明代是我国古代文学书籍出版事业全面发展的鼎盛时期。从皇家的文渊阁到私人的“小型图书馆”,拥有书籍可以说是当时社会地位的象征之一,加之文人考取功名的刚需,看书、买书氛围浓。尤其是明中叶以后,小说、戏曲等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为图书出版业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这一时期,商业性的书坊繁荣发展,内容创作丰富,出版效率提高,这也给后人提供了更多看到历史的机会。如今,这些明代书籍出版物成为极为重要的史料和证据,大量存世的资料可以供研究者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苏长公全集》将散文放在前面,宋词则在“亨集”第三卷最后一部分。郭醒认为,这与当时的流行文化密不可分。明代出版机构有官办官刻、私营私刻、民间坊刻三种,每种机构所负责的出版物不尽相同,目的也有所差异。明中后期,建立在农业、手工业基础上的商品经济得到发展,商业性的书坊大量兴起,图书的出版和发行逐渐转向民间,民间坊刻发展迅速,并针对不同人群需求进行出版。有一种观点认为,《苏长公全集》是民间坊刻。

“中国文学在魏晋以后盛行骈文,句法整齐、文词华丽,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郭醒介绍说,这种文体堆砌辞藻,意少词多,在表达思想内容方面受到很多限制。从唐朝开始,一些文学大家提倡改革文风,反对骈文,称为“古文运动”。产生的散文名家主要有唐朝的韩愈和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这就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明中期以后,更加重视唐宋古文,“唐宋八大家”地位就更重要了。这个时候,那些做出版生意的商人为跟上文化潮流,争相出版“唐宋八大家”的书。辽博藏《苏长公全集》设计成框高21.7厘米,宽13.8厘米,半页9行22个字。作为文学书籍,对于当时的文人学者来说,这是一部放在案头可以随手拿来翻看的书,它见证了当时的文化潮流。

叁苏轼拓宽宋词格局

季羡林曾说,苏轼是中国文学史和艺术史上最全面的伟大天才。论诗,他为宋代一大家。论文,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论画,笔墨凝重,大气磅礴;论书,他是宋代苏、黄、米、蔡“四大家”之首;论词,他摆脱了婉约派的传统,创豪放派,与辛弃疾并称。当苏轼还在世的时候,他的文学作品就已经相当流行,可谓是“畅销书作者”,待其身故之后,又很快得以经典化,成为宋代以后每一代中国人的文化财富。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今人所熟知的描写中秋的词作。生活在北宋的苏轼,通过这样的民俗事象的描写,给今人展示出一幅宋代民俗画卷,并拓宽了词的格局。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婉约”的词体和谐统一,使词更具突破性、创新性,可表达的主题也更丰富。中秋,始于唐初,盛于宋明。记载着北宋都城开封风物习俗的书籍《东京梦华录》对于中秋有这样的描述,“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而且“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竽之声,宛如云外”。在苏轼的作品中,绝大部分中秋诗词涉及了赏月的民俗事项,如《中秋月寄子由三首》等。

在辽宁省博物馆馆藏文物中,有两件与苏轼相关的明代书画佳作。一个是祝允明楷书作品《苏轼东坡记游》,另一个是仇英所画的《赤壁图》。张书慧介绍,祝允明楷书作品《苏轼东坡记游》是手卷,用楷书录苏轼的《承天寺夜游》《游沙湖》《记游庐山》等9篇散文,其书法用笔浑厚、形态略扁,深得钟繇、王羲之的书法精髓,给明代小楷注入了新的活力。而仇英擅绘画,尤工仕女,偶作花鸟,与沈周、文徵明、唐寅并称“明四家”。《赤壁图》以石青、石绿为主色调,画苏轼携友泛舟夜游赤壁。画布局爽朗、明媚,用笔工细绵密,敷色淡雅清丽,技法纯熟稳健,为仇英佳作。

以“苏轼”做题来创作,从另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明代人对苏轼的喜爱。

(本版图片由辽博提供)

新视角

为何今天我们仍然喜欢苏轼

谭硕

打开某音乐APP,搜索“苏轼”,显示由其文学作品作词的单曲首、演唱视频个。苏轼,可以说是“国风音乐”的重要元素之一。尽管我们无法得知古人如何去唱苏轼的词,但当你听到现代人演唱的苏轼,依然会被“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所感动。

苏轼,在自己生活的时代就已声名卓著,其作品不仅记录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更深深影响着后世。根据林语堂作《苏东坡传》的记载,在苏东坡65年的人生中,一共创作了多首诗,多首词,多篇散文,书法绘画作品不计其数,同时,在美食、水利等方面也有所建树,可谓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天才。

今天当你通过网络搜索“苏轼”,你可以找到关于苏轼的各种书籍、短视频、在线音频,等等。“心态好”“豁达”“有趣的灵魂”等词语是当下人对苏轼的评价,如林语堂对其评价为“他是具有现代精神的古人”。

除此之外,今人为何喜爱苏轼这个问题的答案,还可以在苏轼的作品中找到。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些词清新自然,苏轼把自己对人生的感悟融入所见之景。他认为,人原本就是自然的一分子,“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无论是诗词歌赋里的明月清风,还是“东坡肉”“屠苏酒”里的烟火滋味,皆因其独特的人生表达而有着一份超越时空的吸引力。这种豁达、率真的人生态度,成为今天人们喜欢苏轼的重要理由之一。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从苏轼略带自嘲的人生总结中,我们看到苏轼豁达宽广的心胸与超然物外的人生境界,更有着一份难得的幽默诙谐。一代文豪的传奇人生已成为历史,当我们回望历史,我们依然会被充满灵动的、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哲理性的佳作所震撼、感动,并且,这份感动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过时。

从散文到诗、词,从书画到美食,在潜移默化中,苏轼影响着后代人的艺术审美。如今,古籍里的文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苏轼,更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自信也在一代代传承中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小讲堂

别集、选集与全集

目录学中,别集为个人诗文作品的汇编,最早出现于南北朝。总集则收录多人诗文作品,成立于晋代,现存最早的总集为《文选》。

选集、全集是在图书编辑出版活动中产生的,不属于目录学概念,与别集、总集之间有交叉,但不存在任何对应关系。选集是按照一定标准选择的部分作品,如常见的《古文观止》《唐诗三百首》等。全集则以“全”为重要标准,收录一位作者或一个专题的全部文献,例如,《陆放翁全集》为陆游一个人全部著作的全编。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全集有可能并非是真的“全”,需要仔细辨别研究。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1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