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苏轼必然会谈到他的黄州之旅。因为就是从这里开始,苏轼的人生才真正得到了升华。
乌台诗案的余波之后,死里逃生的苏轼被贬来到黄州。经历了世间的残酷,苏轼一颗忠君爱国之心虽然并没有被淹没,但是却也让他把更多的时间用于参照自己的内心。他不断地调整,不断地升华,最终在这里完成了蜕变和超越。
也正是在这一段时间,他写出了大彻大悟的宋词名句。虽然我们记住的只有这七个字,但是其表露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非常深远。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就是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而那句大彻大悟的宋词,就是上片当中的最后一句,“一蓑烟雨任平生”。
从背景来看这首宋词非常容易理解。苏轼被贬黄州,去到30里外的沙湖去办事,回来的时候遭遇大雨。随行的人员都狼狈不堪,唯独苏轼“吟啸且徐行”,放开喉咙吟唱,而且从容前行。甚至还“竹杖芒鞋轻胜马”,最后咏出“一蓑烟雨任平生”,表达出旷达无比的生活态度。
即便是被寒风吹醒,也依然是“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管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旷达,还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浩荡,都体现出在苏轼的思想当中道家思想的影响。老子认为“圣人无为,故不败。无执,故无失”,道是宇宙万物的绝对精神,最高境界就是淡然无极,达到这个境界便不再计较尘世当中的成败和得失。
早年间的苏轼遭遇人生的困境,也曾经彷徨失措,也曾经充满矛盾。“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就是这种矛盾的集中体现。而在被贬密州之时,“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同样表达出内心对尘世功名的追求与渴望。
但是被贬黄州之地,苏轼已经完完全全的大彻大悟。“一蓑烟雨任平生”,多么的洒脱,带着一种澄净的心灵走出春寒料峭的寒冷,超越了过去,终于来到了“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大宇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站在另外一个高度领略生命的全部过程。
却发现,山头的夕阳也是可以直接面对的。因为太阳明天依然会照常升起,宇宙依然会按照既有的规律运行。
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呢?有什么过不去的呢?乌台诗案那么痛苦的岁月,自己都能够从中挣脱,眼前的这种风雨又能算得了什么呢?
这种精神在他同时创作的《赤壁赋》当中也有反映。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只要内心平静,内心世界的大彻大悟,对待外在的变化都能够从容应对。只要内心安和,外界的荣辱,不过是皮毛而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