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标题:《年惠民专区打响根治水患总体战渤海风暴潮漫溢至博兴店子》
年度大事
1.1月1日,黄河有计划地实行人工改道。为解除黄河对孤岛的威胁,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在垦利县罗家屋子用人工爆破大坝分水,让黄河从草桥沟流经刁口河入海。这是建国后黄河第二次有计划的人工改道,也是河口第10次变迁。
2.1月,全区抽调名干部组成社会主义教育工作队,分赴12个县的个区和个生产大队,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共惠民地委书记王成旺带领工作组到滨县杨集区进行社会主义教育试点。
忆苦思甜大会。
3.1月25日,石油部在惠民专区拉开石油会战的序幕。经党中央批准,石油工业部组织华北石油勘探会战,从大庆、玉门、新疆、四川等油田调动大批职工到山东惠民专区,逐步展开了大规模的石油勘探和油田建设工作。石油部领导余秋里、康世恩等同志亲临现场领导“九二三厂”(即胜利油田)油田会战,并确定了“区域开展、重点突破、各个歼灭”的勘探方针。至年,胜坨等20个油田相继投产,原油产量达到万吨。
华北石油勘探会战期间,石油工人克服重重困难,进行水上钻井作业。(资料片)
4.3月23日,中共惠民地委召开十七级以上党员干部和地直机关科局长会议,地委书记王成旺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相互学习克服固步自封骄傲自满的指示》和省四级干部会议精神,全区掀起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解放军,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开展比学赶帮运动的热潮。
5.4月6日,渤海湾发生风暴潮,侵潮高程2.5米以上,潮水入侵内陆20—30公里,淹没土地几十万亩,伤亡75人。无棣、沾化两县有27个公社的97个生产大队和六个农场受灾,损失船只只。中共惠民地委副书记杨维屏、专员郭林带领干部,筹措了两艘渡轮、20只小船、多斤熟食、多件棉衣、元现金、1万斤面粉和一批药品赴受灾地组织群众开展抗灾斗争。
6.6月29日,桓台县破获反动道会门“圣贤道”组织。桓台县发生反动会道门复辟活动案,全案涉及桓台、博兴、高青、滨县、利津、阳信、邹平、惠民、垦利、临淄、益都、临朐、诸城及淄博、济南和西安等16个县市,共有成员人。该会道门几年来大量恢复发展组织,妄图推翻人民民主政权。惠民地委组织地县公安机关立案侦查,依法逮捕了道首张培山及部分骨干分子,取缔了这一反动组织。
7.7月1日,全区开始进行第二次人口普查。
8.7月28日至8月12日,小清河沿岸人民奋战特大洪水。由于连降暴雨,小清河在高青郭林大队防段决口,致使高青、博兴、广饶及广北农场20多万亩庄稼被淹,个村庄被洪水包围。灾情发生后,中共山东省委书记周兴亲赴决口堤段视察。惠民地委副书杨维屏、惠民专署副专员王玉华等人先后到决口堤段指挥堵复工作,经14个昼夜的奋战,决口终于合龙。
9.9月5日,中共惠民地委决定抽调人(包括干部、工人、学生、临时工),组成大型工作队,在滨县搞“四清”试点,重点解决一部分单位的“四不清”问题。9月,根据中共山东省委在齐河、曲阜、海阳三县进行“四清”运动试点的意见,全区选调余人组成分团,由中共惠民地委书记王成旺带领赴齐河县开展“四清”运动,11月入村,翌年8月结束。
10.10月,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召开经济困难地区党委书记会议,决定帮助惠民地区摆脱水灾危害,开挖潮河,治理支脉沟、杏花沟等区内排洪河道。秋冬两季,全区77万劳动力投入水利建设,完成土石方万立方,除冬修黄河外,重点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开挖沟渠1.56万条,修台田5万余亩,用工万个以上,打响了根治水患的总体战。
时代印记
惠民专区打响根治水患总体战
初步改变“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局面
农田水利建设一向为地委、专署所重视,大力兴修水利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五”期间,经过全区人民几年的共同努力,至年全区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已初见成效,为农业丰收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了一定保障。但是,到年农田旱涝仍由天定,洪涝、干旱时有发生,“涝不能排、旱不能灌、潮不能防、碱不能除”的现象仍在困扰着全区,旱涝问题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所以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仍为全区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农田水利建设。(资料片)
—年,先后建成引黄灌溉工程8处
自年,全区开始疏浚河道,挖沟打井,扩大灌溉面积。滨县张肖堂、惠民白龙湾、高青刘春家、博兴大道王4处虹吸引黄工程全面展开。打渔张引黄灌溉工程也开工兴建,惠民、胶州、昌潍、泰安4专区10万民工参加施工。会同聊城、德州专区,疏浚徒骇河,扩大治理四女寺减河。
年,全区人民掀起声势浩大的治水运动,韩墩、马扎子引黄灌区、侯王水库相继上马,打渔张、马扎子引黄工程、马颊河白鹤观闸完成,兴建6座平原水库,并开挖了大批田间排水、改碱工程。
年,40万民工上阵,兴建簸箕李引黄灌溉闸工程。此工程于年4月建成开灌,共完成土方万立方米,累计国家投资万元,可灌溉惠民、阳信、无棣3县万亩土地。与此工程并行的还有四女寺减河辛集拦河闸、共青团水库、古城水库和各管区配套工程。至年底,开挖各种渠沟0余条,兴建建筑物余座,增打水井机井眼,平整土地万亩,建成畦田万亩,完成土石方1.8亿立方米,基本完成了博兴济湖干渠、黄河回水渠、支脉沟疏浚工程以及无棣幸福河等6个大型工程的开挖任务。
年,按照“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社办为主”的治水方针,抓住旱涝要害,以灌排兼顾为中心,重点兴建了王旺庄枢纽工程,改建了高青县刘春家灌区引黄闸,整修了大、中型河道堤防,还开挖了大批农田排水工程。
从年起到年,惠民专区境内先后建成引黄灌溉工程8处,在当时农业生产中起到了明显作用。
为根治水患,惠民专区发动群众大规模治理徒骇河、小清河等河流
年,鉴于大雨大灾和滥引、滥灌后出现的土壤碱化问题,中央决定立即停止引黄,进行平渠还耕,恢复自然流势。遵照中央指示,惠民专区除保留打渔张四干渠外,其它引黄工程全部平毁,引黄灌溉宣告下马,水利建设开始转入以挖沟排涝、改碱为中心的农田水利建设阶段。
年夏,惠民专区又普降暴雨,共计淹地万亩,个村庄遭水围,倒塌房屋间,死伤余人。暴雨后,徒骇河廿里堡最大流量立方米/秒,四女寺减河辛集最大流量达0立方米/秒,小清河也出现了立方米/秒的历史最大洪水,对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严重威胁。
正当惠民人民同洪涝灾害展开顽强斗争的时刻,毛泽东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指示,表达了亿万人民的共同心愿,指明了根治水害的根本方向。此后,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委发出“按三年一遇排涝、二十年一遇防洪的标准治理徒骇河、马颊河”的号召。
按照省委部署,惠民专区首先摆开了治理徒骇河的战场。广大群众听到治河的消息,纷纷报名出征。战斗打响后的年,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的广大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风尘仆仆奔赴渤海之滨。他们住荒滩、喝咸水,战海潮,同惠民专区人民一起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治水战斗。
正当全区人民挥戈奋战之时,鲁北又普降历史空前的大暴雨,惠民专区年降雨量达到毫米,产生径流95亿立方米,洪水、坡水横流成灾,平地汪洋,农田淹没,房倒人伤,损失惨重。严重的水灾更加激发了人民群众改天换地的干劲。同年,地委、专署从邹平等5县调集5万人,展开了对小清河、支脉沟、杏花沟和孝妇河的治理。
与此同时,为解除黄河对孤岛的威胁,经批准,从年1月1日开始,惠民专区对黄河进行了有计划的人工改道。即在垦利县罗家屋子实施人工爆破大坝分水,让黄河从草桥沟经刁口河入海,改变了过去黄河从神仙沟入海的流径。这是建国后第二次有计划的人工改道,也是河口第十次变迁。
建成以河为纲,以沟为网排水系统,初步改变“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局面
截至年底,全区的水利建设取得辉煌成就。先后扩大治理了徒骇河、马颊河,开挖了潮河,按低标准治理了小清河、支脉沟、杏花沟、孝妇河、青沙湖、芽庄湖,兴建了闸坝桥涵。与此同时,每年还组织几十万劳力进行田间工程配套,挖沟筑渠,整平土地,修筑台条田,增打机电井,恢复和新增引黄灌溉工程。中共惠民地委、专署领导全区广大人民群众奋战在水利工地上,为惠民专区的水利建设作出了贡献,为我们后人作出了榜样。即使在此后“文革”暴风席卷全国的形势下,惠民专区的水利建设也未偃旗息鼓。
全区人民用集体的智慧、勤劳的双手、顽强的毅力建成了以河为纲,以沟为网的排水系统,初步改变了历史上“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局面,为促进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
撰稿:张文闫少青顾超峰
往事钩沉(一)
黄河分凌改道刁口河
实现建国以来黄河第二次有计划人工改道
黄河以善淤、善决、善徙而著称,向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说。据统计,在年以前的几千年中,黄河决口泛滥达次,较大的改道有26次。
建国以来,惠民地区也经历了一次对黄河有计划的人工改道。
中道淤积,河道高悬,河堤管理不善,洪峰通过能力不足是黄河改道原因
黄河下游河段就像一条摆动的龙尾,多次改变河道。新中国成立后,经过科学家们的多次勘察,反复研究,揭示出了黄河河道改变的内在机理。
原来,黄河从江苏入海改为从山东独流入海后,使这一条多泥沙的河流下游局限于一个较窄的范围内流动,河床高悬于大平原之上;加上气候、水文长期显著的波动变化,一旦出现大暴雨和特大暴雨,便形成高含沙量洪水,有时最大洪峰输沙量可达60亿吨左右。
当到达黄河下游时,比降变平,输沙能力明显小于中上游,河床淤积比平常漫流时期迅速。同时,因黄河下游上宽下窄的河道格局和山东丘陵山地阻挡,突然到来的多泥沙特大洪水往往在此形成河道堵塞,河堤漫决,河流由此寻找新的低地形成河道。
由此可见,中道淤积,河道高悬,河堤管理不善,洪峰通过能力不足是形成黄河改道的原因。据此,人民政府组织了大规模的清淤护堤工程,加大洪峰通过能力,使黄河溃决改道的现象得到抑制。
年刁口河流路示意图(资料片)
建国后黄河下游有过三次改道
年,河口凌汛成灾,形势十分危急。年1月1日,为解除黄河对垦利县机关驻地孤岛(现在的黄河口镇)的威胁,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在垦利县罗家屋子用人工爆破大坝分水,让黄河从草桥沟流经刁口河入海。这是建国后黄河第二次有计划的人工改道,也是河口第10次变迁。
第一次改道是在年4月。在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是“小水三河并行、大水漫流横溢”的黄河入海流路。年4月,垦利县提出在小口子村附近、甜水沟和神仙沟相向坐弯处挖引河使三河归一的请示。当年6月14日,民工队在小口子附近采用抬筐等原始工具,奋战3天,挖出了一条长米、宽17米的引河。7月8日,滔滔黄河水按照人们的意愿通过引河由神仙沟流入渤海。
第三次改道则在年。年第二次人工改道后,黄河由刁口河入海,连接刁口河与黄河东向干流的西河口水位已经接近改道标准,政府决定对黄河入海流路实施非汛期人工改道。年5月21日,黄河在罗家屋子成功截流,滚滚黄河水再次按照人们的意愿从清水沟注入渤海。至此,黄河入海口任意摆动的历史得以改写。
第二次人工干预改道在毫无准备极不情愿的背景下实施
年,对黄河的第二次人工干预改道是在毫无准备、极不情愿的背景下实施的——黄河入海北走刁口河。此后的多年,人们发现,仓促的分洪改道,让这条流路无法承担黄河入海的重任。这次人工改道是在怎样“极不情愿”的背景下实施的呢?
年,河口流路由四号桩出叉,溯源冲刷很快演变成溯源淤积。年8月23日至10月21日,小沙以下河槽平均淤高0.59米,比年花园口站22立方米每秒的大洪水位高出0.3米。
这是凌洪壅塞的危险征兆。
12月24日,寒流侵袭,最低气温降到摄氏零下13度。26日2时,四号桩封河,水漫防潮堤。
30日,罗家屋子站水位涨至9.01米,村民已攀上屋顶呼喊求救,淹没土地41万亩,倒塌房屋87间,有人被水围困,情况万分危急。
30日上午,惠民地委派遣地直有关部、委、办、局负责人组成的两个工作组,分赴黄河南北两岸,深入抗洪前线和灾区。山东省委授权惠民地委全权处置防凌、救灾事宜。
当时,罗家屋子一带,虽属地广人稀,但涉及面较大,牵扯单位较多,隶属关系不一,情况比较复杂。惠民地区以大局为重,郑重提出:破堤时间越快越好,不得拖延迟疑。破堤地点定在河道弯道偏上,距本年伏秋汛自然溃堤处以上米处。
年1月1日16时5分,第一组布雷起爆。16时23分,第二、第三组布雷联发起爆。倾刻,三个爆破口过水,汇合渲泄,临背河水流落差3—4米。22时,罗家屋子水位已下降0.7米。至1月2日10时,口门泄流增至—立方米每秒。口门临河滩地刷成河道与大河相通。孤岛滩地漫水大部收沟,冰已落地。原河道两岸农场、军马场、新安公社、建林公社及垦利县党政军机关驻地,彻底解除了本年度的凌洪威胁。
黄河由罗家屋子改道,扇面形漫流,经草桥沟、洼拉沟,由刁口河入海。因受地形、地貌、植被、来水来沙、海岸潮汐、海基准高程等诸因素的影响,半年多的时间,新、老河道(神仙沟与刁口河)河水分流,新河道由小变大,老河道由大变小。
至6月11日,新河道过流量立方米每秒,占大河来水量的89%。终于在8月底,新河道全部行水,老河道淤闭。人民治黄以来,在尾闾河段实现第二次(小口子裁弯改道为第一次)人工改道。
撰稿:田政刘策源
往事钩沉(二)
年渤海风暴潮
十级大风卷起海潮入侵内陆二三十公里
年4月6日,渤海湾发生风暴潮,10级强劲的东北风卷起巨大海潮入侵内陆达20—30公里,殃及无棣、沾化两县的27个人民公社97个生产大队和6个农场,淹没海拔3.4米以下高程的土地几十万亩,冲垮数百间房屋,造成沾化县53人死亡、人伤病,损失船只艘和大宗渔具,并造成耕畜、猪羊等其他财产损失。
历史上靠近黄河三角洲一带是山东沿海乃至渤海沿岸遭受风暴潮灾几率最高的
滨州沿海地区历史上水、旱、虫灾交替发生,成灾最严重的,以沿海风暴潮灾为甚。究其原因,因为滨州沿海所处的渤海湾西南岸,为地势低平的平原地带,沿海潮差较大且入海河口众多,海动力作用强,形成严重的海蚀现象,海岸线因长期受海潮侵蚀切割,呈异常曲折蜿蜒状。加之渤海本身平均水深不过18米,可谓底平水浅,每当海上发生强风暴,最容易推动海水涌上陆地,给地形低平的黄河三角洲沿海造成潮灾。因此,历史上靠近黄河三角洲一带遭遇风暴潮灾害的几率,一直是山东沿海乃至整个渤海湾沿岸最高的。
抗击风暴潮(资料片)
新中国成立前的多年中,滨州遭受了至少28次潮灾,平均20多年一次
据地方史志记载,自明朝洪武元年(年)至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多年中渤海沿岸山东段沿海共有52次潮灾记载。其中涉及如今以滨州、东营两市辖境为主的黄河三角洲中心区域的至少有28次,平均仅20多年一遇。以滨州为例,在这一时期成灾可谓严重的风暴潮就至少有以下10次:1.明嘉靖三十六年农历七月初八(公元年8月2日)暴风引发的潮灾;2.清康熙六年农历三月三十日(公元年4月22日)被记载为“海啸”的潮灾;3.清康熙七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公元年5月9日)暴风引起的潮灾;4.清康熙十六年农历二月(公元年3月)暴风引起的潮灾;5.清康熙五十三年农历二月(公元年3月)的潮灾;6.清乾隆四十七年农历八月初五(公元年9月11日)暴风引起的潮灾;7.清嘉庆二十三年农历四月初九(公元年5月6日)暴风引起的潮灾;8.清道光二十五年农历二月二十九日(公元年4月6日)记载为“海啸”的潮灾;9.清咸丰二年农历六月(公元年7月)暴风引起的潮灾;10.民国二十七年农历七月十七日(公元年8月12日)暴风引起的潮灾。
“海啸”最远曾漫溢到博兴县店子镇北营一带,潮位高达6.5米左右
以上10次潮灾,潮水都涌上海岸达数十公里,潮位最低达4米以上,最高达到6.5米。不仅导致无棣、沾化两个沿海县大片农田、房屋被冲毁淹没,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而且10次严重潮灾中,有5次不仅殃及无棣、沾化两个沿海县,还波及到几个相邻的内陆县区。
其中列举的第2次,即清康熙六年农历三月被记载为“海啸”的潮灾,海潮曾波及如今滨城区的东北境,可估算潮位6米左右。第5、7、8、9次潮灾,海潮都曾抵达今阳信县境内,可估算潮位约在5.5米以上。尤其是第8次,即清道光二十五年农历二月被记载为“海啸”的潮灾,潮水不仅淹及今黄河以北的无棣、沾化、阳信,还溯小清河而上,漫溢至博兴县店子镇北营一带,可估算潮位6.5米左右,其成灾严重程度可想而知。
年4月的渤海湾风暴潮,又一次警醒人们,只有增强对沿海风暴潮的抗御能力,才能搞好这一带沿海的开发。
撰稿:潘钧国
来源:滨州日报、滨州网
在看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