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浪泛金,丰收来临。近日,恩平市沙湖镇3万多亩水稻已经进入成熟期。稻田里,颗颗稻穗饱满,农户抢抓晴好天气开镰收割,多台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连片金稻和农民脸上的笑容,勾勒出一幅色彩斑斓的“丰”景图。稻浪泛金,丰收来临。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今年沙湖镇早稻产量预计1.35万吨,同比去年每亩平均增产斤,质量和产量超过预期效果。“今年虽然降水充沛,但主要集中在早稻生长后期,受气候影响较小,且虫害少,利于水稻生长发育。”沙湖镇农业办公室主任侯振运介绍。今年沙湖镇早稻产量预计1.35万吨。早稻的质量和产量超过预期效果。丰收季节,也是传统意义上的“双抢”时节。田间路边,到处都是农用运输车和收割机,种植户吴日金站在田埂上,指挥收割机进行收割。如今,随着机械化水平的大幅提升,无论收割、整田还是插播都可以机械化操作,“双抢”没有了时间上的赶和抢,更显从容轻松。田间路边,到处都是农用运输车和收割机。随着机械化水平的大幅提升,无论收割、整田还是插播都可以机械化操作。“一台收割机一天能收割40亩左右,相比传统人工割稻,一个人一天收割一亩都很吃力,机械化效率提高了40倍!”吴日金高兴地介绍。早稻一收完就耕地,种下晚稻,机械化让整个过程紧凑连贯,不用担心误了农时。沙湖镇组织投入50余台农机加入“双抢”一线。据悉,沙湖镇已组织投入50余台农机加入“双抢”一线,全力满足农民群众“耕”“种”“收”各项需求,确保早稻颗粒归仓、晚稻适时栽插。“目前收割进程已过半,预计7月上旬将完成全部收割工作,中旬入仓完毕。”侯振运说。稻谷收割后,做好农业“后半篇文章”也尤为重要。当前恩平正聚焦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建设农业强市。作为省级丝苗米产业园,沙湖镇主动延伸农业产业链,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打响沙湖大米“土特产”金字招牌。收获后的稻谷需要摊晾。龙头企业发挥优势与引领作用,丰穗米业、合源粮食加工厂等龙头企业开发出“谷芽茶”“米露”等产品,推动大米产业向着精深加工方向转型升级。同时,沙湖持续深化五镇融合发展区建设,将沙湖大米与旅游特产、夜经济等资源串珠成链,促进农旅融合。丰穗米业是大米精深加工的龙头企业。一粒粒稻谷经过全自动加工流水线,变身成一袋袋精美的大米产品。储粮车间里,沙湖大米产品整齐堆放。周柳妤南方+记者杨兴乐张婧媛02:28周柳妤;杨兴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