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苏轼
小序: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正文: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嘉宾康震点评:苏轼真是说不清、道不尽的洒脱,尤其是他在黄州的时候,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苏轼一生三次遭贬,每一贬谪经历,不仅没有让他消沉,反而给中国文化史奉献了最辉煌的篇章。像《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前面这篇小序写得尤为好:“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大家都去游玩,遇到大雨,没有带任何雨具,被淋得很狼狈,唯独我并不觉得,还特意写下这首词。
在苏轼看来,不要听下雨的声音,就算你走得再快,前面也是在下雨,而且得出很重要的结论“一蓑烟雨任平生”。他认为人生在世无非两种天气:晴天和雨天。晴天里我们欢乐,雨天里我们淡定,只有这样人生才能过得非常平和顺遂,才能过得有意义,所以苏轼说:“何妨吟啸且徐行”“一蓑烟雨任平生”和“回首向来萧瑟处”。这既是告诉别人,同时也是在劝勉自己的未来。所以我们说,苏轼对中国文化史贡献甚巨,一方面是因为他的诗词文和政治上的贡献,另一个最大的贡献是遭遇挫折的经验:别人要把你在世界上归零的时候,你永远在你的人生答卷上写上一百分,这是最让我钦佩的地方。
嘉宾王立群点评:苏轼是把自然景色和人生风雨并到一起,他写的是自然界的雨,但是在这雨中,苏轼赋予了另一种含义,即人生风雨。雨本来是一种自然现象,但是苏轼加上人生风雨的感情后,这个客观的“象”就和苏轼主观的“意”结合起来,生成了诗词中的“意象”,是主客观的结合体。所以词中的“风雨”,就像刚才康老师解读所说的,不是一般风雨,是人生风雨,它体现了苏轼性格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一个是倔强,一个是旷达。为什么他如此经得住自然界的风雨呢?因为他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已经被贬到黄州三年。三年的磨难中,他仍然表现出傲骨的倔强,对人生挫折的旷达。倔强和旷达一直支撑着他,所以他才认为“也无风雨也无晴”。
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733.html